青家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可称千古佳句,他他他、他倒底”
“这这是哪家小孩,不不不,是哪家的才子。哪家地!”张先失口叫到,连一直低头不语的柳永都忍不住朝“介甫”望去。
“介甫”昂首道:“我姓王。字介甫,是国子监的学生。”
“你爹是谁?”七八个声音同时问,只道是哪位大文豪的公子。
“家父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
众人面面相觑,这里坐地少说也是尚书级别的,一个判官谁认识。
“哗啦——”有人跳了起来,在最豪华地头等席,是四哥。
“王安石!?你、你是王安石!”庞昱一激动,说话都有点语无伦次。
“对。我就是王安石。”被全场近百双眼睛盯看,他竟然一点不害怕,骄傲顺手一拉旁边的“子固”
“这是我在国子监的同窗曾巩。”
庞昱脑袋“嗡”的一下子爆了——
知道一座金山突然摆在你面前,是什么感觉吗?
就是他现在地感觉。
我xxxx了,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还一个曾巩,这他妈的是华丽到什么的阵容啊,简直千古无双!
赵玄皇疑惑道:“安乐侯认识此子?”
“废话。千古名相。唐宋八大家之”庞昱差点说漏,急忙闭嘴。
“在下也有一首和明妃曲。还请诸位品评——”关键时候,欧阳修帮忙打圆场。一下子把全场的注意力引了过去,果然有个义气哥们就是好哇。
柳永端坐不动,欧阳修无疑成了大赛最受期待的“明星”一时大厅静谧,鸦雀无声,都等着这位京城第一才子亮出大作,只听欧阳修唱道:“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好,好曲啊!”他一唱完,宾客们都来不及鼓掌,调整好状态的庞昱已经大声开始捧了“某一首苏幕遮,今人莫能为,唯李太白(李白)能之;介甫小哥这首明妃曲,太白不能为,唯杜子美(杜甫)能之,杜子美今不在,唯永叔兄能之也!”苏幕遮便是他在绿绮轩做地那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连一直沉默的柳永也忍不住赞道“永叔兄此曲臻至妙绝,开篇由胡地习俗之异,写到昭君流落之苦,再写到明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