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拿着男人刚才给他的珠链,水汪汪的媚眼里掠过一抹恨笑。
忽然他把珠串往地上狠狠一摔。
踩了两脚,碎了。
男人在“意阑珊”画舫上的姑娘们整齐一致的“大爷走好”的媚声欢送下离开了花船,往城北兴行去,那里,是他的家。
秦淮烟月,十里繁华,秦淮河同汴梁,是大宋唯二的不夜天,区别是汴梁的夜晚几乎是大半个城都不黑。
而江宁,所有的灯火,都集中在绕城的秦淮河一带。
离了秦淮河,夜空自然黑下来,除了夜晚巡逻的兵士和打更的手里提着的灯笼,路上再没有任何的光亮,这要是碰上阴雨天,绝对是四面一抹黑,放到几十前城里多数还是泥土路,坑坑洼洼,怎么摔死滴都不知道。
男人在江宁活了四十来年,四十来年走熟的路,哪怕就是没有灯也绝对摔不着,何况今晚新月高挂,回家的路上一片敞亮,男人走得很快,也很稳,完全看不出来刚刚才在花船上和相好的姑娘鏖战了半宿。
过了前边巷子,就是家了,每每这个时候,男子心里总是一阵唏嘘。
哎,十年了,娘子病死已经十年了,昔日和和美美的幸福家庭,如今只剩下他和儿子相依为命,十年了,他一个人含辛茹苦的把儿子拉扯大,三年前还把他送到了有名的睢阳书院去读书。希望儿子可以学有所成,中个进士什么的回来给家里光宗耀祖,至于他的这一身手艺唉,等做不动了就找个徒弟传了吧。
男人望天叹了口气,娘子早死,儿子如今又不在身边,在几个老客人的一再鼓动下,他也迷上了去花船上买欢作乐,老实本分的他本不是个好色的人,可是独自一个人每晚对着空荡荡的家,那样的寂寞
在有了一次的放纵后,谁还忍得住呢。
何况那个他第一次唤来陪宿迄今也只唤过她陪宿的小翠哎,或许是因为在小翠身上可以找到一点娘子过去的影子吧,所以他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去,把“意阑珊”当成夜晚的半个家
只是男人自嘲的笑了笑“意阑珊”的花费虽然在秦淮河上的花船里不算高,可是对于他这样做小生意的人也不绝对不会少。他做了这么多年吃食的营生,在江宁乃至整个南方都是赫赫有名,攒下的家私原也当得上半个士商人家,不过一来儿子读书的睢阳书院是大宋有名的学府,开销远胜过普通私塾,二来前半年他去“意阑珊”买欢的次数多了些,攒下的家底用的七七八八,明年儿子进京赶考还要一大笔的路费要不是今天那位带着小姑娘来店里的四条眉毛的男客走时甩手就是一大锭二十两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