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就是庾琛。
按照之前的意思,臣子最高便是郡公,但这里写着追封庾琛为“许公”。
许公是国公了。
虽然只是追封,且庾亮被封为“河东郡公”(开国爵位),但仍是殊荣。
说实话,王衍看到的时候也有些酸溜溜的,总在想若他在开国前故去,天子会追封他为国公吗?可能性不大。
另外,更让王衍羡慕的则是天子亲自为庾琛拟定谥号:康。
遍观庾琛一生有守汲郡孤城的壮举,也有治理天下之事。
“能安兆民”曰康,这是美谥。
庾琛之外,卢志被追封为“清河郡公”,赠太师,天子同样拟定谥号:襄,即清河襄公。
“因事有功”曰襄,“威德服远”曰襄,非常贴切。
又重封其子、秘书监卢谌为开国清河郡公——按照功劳来说,其实不够,这个开国郡公起码有卢志一半的贡献。
裴康被追封为“渤海郡公”,赠太傅,定谥曰:思。
王衍暗自腹诽,这个谥号就有点意思了。
“柔能自勉”曰思,“追悔前愆”亦曰思。
如果当年裴康能当机立断,向陛下许诺,一俟司马越故去,也不要脸面了,强力支持裴妃嫁给陛下,那还有庾皇后什么事?
这个谥号是陛下亲自定的,不知道他当时在想什么,王衍很好奇。
裴康之子裴郃被重封为开国渤海郡公。
曹馥被追封为“定陶县公”,赠骠骑将军,定谥曰:哲。
因曹馥子早亡,故重封其孙曹胤为开国当阳县公。
此四人之外,另有早故、战殁文武将官多人,但都没有亲自定谥,更不一定有爵位、赠官。
这些都交给太常寺来操办了,半年内确定下来。
包括已故晋帝司马炽的谥号,禅代之前一直没定下来,有的太常博士想给美谥,毕竟死者为大,但有人只想给个平谥,争执不休,这次一并操办。
传看完名单后,众人心情和王衍一般无二,但都没什么意见。
天子确实念旧,对臣子们来说是好事。
“最后一事——”王衍看向众人,道:“古有二王三恪之礼,陛下有意追封汉、魏、晋三代。晋有滕公,汉魏何人?”
“陈留王后人何在?”尚书令褚翜问道。
“南渡了。”太常卿崔遇说道:“要不等等?”“恐不能等。”侍中羊曼摇了摇头,说道:“陈留王后人无福,那就在宗室中寻找。当阳县公如何?”
“当阳县公乃曹洪曾孙,这也太远了吧?”崔遇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