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诸族,蛮夷居多,有叟、昆明、牂牁、越嶲、哀牢等部,皆依山傍险,结寨自守。其民或耕于梯田,或猎于深林,性刚猛,善弓弩,尤精毒箭,中者立毙。又有象兵捣阵,蛮兵赤足攀岩如履平地,故汉军屡征难服。
汉民虽有迁居者,然与夷人互通婚姻,渐染蛮俗,言语异于中原,衣冠亦杂夷风。蛮夷酋长,世袭其位,部众唯酋首之命是从,不知朝廷威仪。
南中虽属益州,然天高帝远,蛮酋自雄。现雍闿据益州郡,孟获领建宁,高定霸越嶲,朱褒据牂牁,各怀异心,时降时叛,刘璋所遣官吏竟仰其鼻息而存。蛮人畏威而不怀德,若汉室强盛,则遣使纳贡;若中原动荡,则劫掠州县,杀官夺印。
此番西征,欲使诸蛮慑服,唯行攻心之计。
蛮地难久制,可用以夷制夷之策,留汉官督之,而仍使蛮酋自治,岁贡方物,暂安其心。
南中之险,不在刀兵,而在山川之阻、瘴疠之毒、蛮夷之悍。欲治之者,非大智大勇不能服其心,非刚柔并济不能安其地。
夫蛮夷之性,贪利好货,不慕仁义。今我交州欲取蜀地,不必尽收其心,但使彼辈勿断粮道,助输军资,足矣。
可遣舌辩之士,携金帛盐铁,阴结诸部酋首,许以厚利。
主公更可以朝廷之名,厚结雍闿,孟获,高定,朱褒四人,卑辞厚币,许以自治之权,并表奏其官职。
等到拿下益州之后,再与彼等计较。”
诸葛亮这一番话,信息清楚,逻辑缜密,不但讲清楚了困难的根源,还提出了十分有效的解决方法,最终还没忘了交代这只是治标之法,不能治本。
诸葛亮的提醒刘封自然再清楚不过了,想要治本,只能改土归流。
想要改土归流,必须得铁与火再加上经济和礼教,四管齐下,方才能有收获。
不过诸葛亮说的也没错,目前来说,稳住南中可比征服南中来的简单太多了。
雍闿,孟获,高定,朱褒这四个人本身实力都相当不俗,但也仅仅是在南中地区不俗。
刘封是诸葛粉,因此对南中地区的事情还真有不小的研究。
据他考证,这四个人中,实力最强的其实是高定,这厮是真正霸占了越嶲郡,虽然目前还没造反,那也是因为刘璋哄着他。
除了假借三互法的由头没给他太守之位外,其他能给的都给了。
高定在越嶲郡中几乎说一不二,实力相当强大,有部曲七八千人之多,是这四人中最强大的一个,而且还是断崖式的领先。
其次则是孟获,有部曲三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