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给他开了个玩笑。
几年前,部队开始精减干部人员,安排部分干部转业。
而廖承志就在转业的对象之中。
这时候还在卫戌区当领导的刘之野又站了出来。
他拍案道:“廖承志这位同志不但军事技术过硬,带兵训练也是把好手。
依我看哪,还是让他去带兵吧!”
最终因为刘之野的青睐,廖承志再度在部队中留了下来,并于78年被调到警卫二师六团任团长。
年底到了南疆。
在接到进入一级战备命令后,廖承志开始加紧指挥六团的临战训练,为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做好准备。
前年元月,六团随主力部队开赴南疆。
廖承志在紧张之余所感受到的更多是兴奋,觉得自己终于有了在战场上施展才干的机会。
2月初,在廖承志的指挥下,六团发起了班河捕俘作战,这是全面开战前规模最大的一次行动。
为完成上级要求的捕俘侦察任务,廖承志在反复思考和侦察下,决定在敌人境内的班河附近的572高地展开捕俘作战。
考虑到人数过多有着引燃冲突的风险,廖承志只调用了大约两个排的兵力。
虽然敌方高地驻守的兵力只有一个班,但廖承志却丝毫不敢大意。
他将参战的两个排分为捕俘组、火力组、接应组,力求有余力阻击可能出现的敌方援军。
果不其然,在战斗打响后不久,公安屯的敌军派出援兵增援572高地。
随后,廖承志的布防却使敌人的援兵在我军的火力配合下大败而归。
此战历时32分钟,廖承志以牺牲一名战士的代价活捉敌军士兵10名,毙敌中尉以下31名。
此战立即引起了前指的高度重视,刘之野代表前指特地为廖承志发来了嘉奖令,并将六团的事迹通告全军。
班河一战极大地鼓舞了即将参战的夏军的士气,被视为“种家”与“白眼狼”的第一仗!
2月17日凌晨,反击战正式开始。
警卫二师六团师在对“白眼狼”作战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其中六团更是被视为穿插速度最快的部队。
一个月后,警卫二师奉命准备撤退回家。
在班师途中,警卫二师意外发现边境地区还有一个叫“班散”的敌军据点尚未受到我军打击,此处大概有敌人一个营的兵力驻守。
若不及时将该据点拔起,敌人将会对我边境上的产生威胁。
警卫二师师部决定派六团从两翼包抄,迅速歼灭该据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