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脑满肠肥,阿父,你知道吗?单单就是李氏占据的田地,就横跨好几县。长此以往下去,不知会出现几个张角。阿父,我不是不懂得感恩,也并非是针对李兄。而是李氏不得不除啊,剪除李氏却放过李兄,这又怎么符合律法呢?儿身为郡守,带头不尊重律法,又怎么要求他人遵守呢?阿父,将李兄送到长安,让李兄衣食无忧,已经是儿能想到的最好方法。”
“好好好。”曹嵩气得一连说了好几个好,他冲着曹操破口大骂,“曹孟德,就你仁义!就你爱民!你也是士族出身,你难道要亲手葬送你的宗族?!来来来,有本事你就来抓乃公!”
唉。曹操不禁在心底长叹,他知道曹嵩前来并非是为了给李氏站台,而是从李氏的下场联想到了曹氏和夏侯氏。
难免生出一丝兔死狐悲的感觉,同时也害怕他真做出什么荒唐的事情。
但.
曹操嘴角挤出一抹苦涩,他跟曹嵩说的都是掏心掏肺的话。他不止一次跟刘备畅谈过黄巾之乱,聊着聊着,他愕然发现黄巾不过也是一群苦命人。
要是能吃饱饭,要是有衣穿,谁还会将脑袋别在腰间?
饥饿实在是太可怕了,他这辈子都不想再体验饿得啃树皮的感觉。
所以他只能向李乾说声抱歉,士族必须扫进垃圾堆。
从青州回来后,他没少跟刘备交谈。两人达成一致的想法,士族必须落幕,不落幕又如何实现他们的志向?
在刘备的描述中,那是一个没有饥饿的地方,百姓四季都能吃到新鲜瓜果。人人都有衣穿,奢侈得一年能换好几次。孺子不会夭折,孩童都能上得起学堂。活到七八十岁,也不是什么祥瑞,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国家不但繁荣昌盛,武备也能吓退周遭敌寇。上可以到九天揽月,下可以去四海抓鳖。
古人说的天下大同也不过如此了吧。
若是其旁人跟他说这番话,他肯定一个字都不信。
可是这话不是别人是刘备说的,他果断的信了。
没想到的是刘备还真拿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这怎么能不让曹操欣喜若狂?
身为大丈夫,怎么能一门心思去钻研蝇营狗苟之事?实现天下大同,才是大丈夫所为啊!
悄然之间,在曹操心中,实现天下大同的比重超过了成为征西将军。
但曹操也明白,但凡是要改革,都会受到莫大的阻力。
一路上免不了腥风血雨,他也无法与整个曹氏和夏侯氏一刀两断。
故而他不断琢磨着试图为宗族找出路,经过这些时日的思来想去,总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