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能够拿出多少钱粮?”
永宁帝关心的问道。
对户部尚书他是放心的,庞承杰上任之后,是真把一个铜币板成两半。
各种开销,那是能省则省。
连他这个皇帝要钱,都经常被折扣。
皇宫的天价采购账目,都被户部揪出了问题,宫廷开销大幅度下降。
“陛下,朝廷用钱的地方多,还要优先北疆防线。
户部现在能够抽调的现银,仅有五十万两不到,挤一挤最多划拨八十万两。
粮食布匹都不能动,这是稳定北方局势的关键。
没有了来自湖广的漕粮,京中的粮价,较五年前增长了足足两倍。
军粮还是让地方自筹吧!”
庞承杰迅速给出了答案。
如果不是没有办法,这八十万两,他也不想出。
朝廷放权之后,地方总督拥有了征税权,筹集钱粮比他这户部尚书容易多了。
地方衙门困难是真的,但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怎么才这么点儿,朕记得光捐官收入,就贡献了五百万两。
难道这么快,就把钱给完啦?”
永宁帝皱着眉头问道。
户部砍价他可以理解,可是砍这么凶,还是有些出乎预料。
前线官兵立下了大功,朝廷怎么也要表现一下,三瓜两枣可糊弄不过去。
要是这么干,那么平叛战事,就真的要拖延下来了。
“陛下,朝廷亏空的太厉害,户部根本留不住钱。
捐官收益入库之后,先是支付了百官、宗室的部分欠薪,接着重建宣大的军备又去了一大笔。
如果不是臣省着,连这几十万两,都留不下来。”
庞承杰面不改色的回答道。
大虞朝历年积攒下来的亏空,别说五百万两,就算五千万两也一样能瞬间吞噬。
“不够!”
“平叛大战不能停下,钱粮问题必须解决,庞爱卿可有对策?”
永宁帝期待的问道。
白莲教叛乱给大虞带来的伤害太大,必须尽快镇压下去。
好不容易看到曙光,他可不想因为钱粮供应不上,导致平叛失败。
虽然没有接受过完善帝王教育,但他也是读过史书的。
历史上所有王朝,只要遇上大规模叛乱,没有及时镇压下去,国势都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拖的时间越长,就越难挽回局势。
“陛下,现银给不了,那就直接给官位!
朝廷上次纳捐,没有覆盖到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