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没有拉拢的必要。
“伯父,我们愿意以诚相待,可是城外的官军未必相信我们。
他们私底下联络的人,数量应该不少。
可惜具体名单,对方不愿意告知,否则大家联合行动,必然胜算大增。”
王义臣一脸郁闷的说道。
有提防是应该的,如果没有提防,他反而不敢与之合作。
全部单线联系,纵使走漏风声,也不至于被一锅端。
可作为当事人,他还是想要获得更多的信任。
不光是成功概率问题,还代表着受重视程度,这将直接影响战后利益分配。
“日久见人心。
在做出成绩之前,我们很难获得朝廷的信任。
毕竟,当年投奔叛军的时候,我们也没少干脏活苦活,受猜忌是必然的。”
王文举平静的说道。
对方给的时间太紧,今夜就要采取行动,完全不给他权衡利弊的时间。
要么成为自己人,要么就是敌人,极限二选一。
……
扬州城外,官兵们正在忙碌着搭建营地,丝毫没有大战来临前的紧张。
“总兵大人,消息已经传了回去,大部分家族都给予了积极反馈。
不过其中有两家,没有回讯。”
听到副将带来的消息,秦天瑞眉头一皱。
没有得到回信,要么是城中局势紧张,他们恰好被盯上了,无法及时把消息传递出来。
要么就是觉得跟着叛军混也挺好,不准备趟这潭浑水。
或者说自认为后台够硬,不担心朝廷秋后算账。
幸好事先防了一手,给各家约定的行动时间,均不一样。
万一中间有人变节,真投奔了叛军,也只能泄露自己的行动时间。
相较于江南的一众世家,江北一众文人世家是幸运的。
傅皓轩夺取扬州时,已经建立了大吴政权的雏形。
为了争取读书人的支持,一改往日的大肆屠戮,转为政治拉拢。
只要肯投奔义军,都没有遭到屠戮。
不过文人世家的幸运,往往也代表着有人要悲剧。
无论怎么拉拢,都只有在实力强大的时候,能够发挥作用。
官军兵临城下,无声的宣告了众人,吴国的统治并不稳固。
涉及到家族存亡,大家只能选择支持胜利者。
原本的孤军深入,因为讯息不对等,直接被大家误以为主力大军打了回来。
毕竟,此时的战火不光在扬州燃烧,隔壁的苏州府、徐州府均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