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独立状态。
人家居住在深山老林中,安南王也没办法进去征税。
从搜集的情报来看,现在的安南国,总人口大约在五百万到六百万之间。
要征服安南,现在就是最佳时机。
倘若他们的农业水平再进一步,迎来新一轮的人口大增长,那就吃不下去了。
当然,安南的在册人口,还是三百多万。
这方面同大虞差不多,为了逃避丁税徭役,士绅们都学会了藏匿人口。
安南国对外号称,拥兵三十余万,也只能吓吓不知兵的书生。
李牧对这组数据,完全感受不到任何压力。
毕竟,大虞朝的在册军队总人数,还高达两百八十多万。
并且这个数字,还随着募兵的扩张,在持续增长中。
倘若哪天超过三百万,李牧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到了具体作战中,大虞想要调动三十万大军,都千难万难。
师父如此苦逼,跟着学习的徒弟,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大虞看起来虚弱,那只是运气不好,赶上了小冰河时期。
如果不是持续的天灾,导致国内狼烟四起消耗了大量国力,区区北虏根本不算什么。
“区区弹丸小国,居然有这么多人口。
看来野心勃勃的安南国,成了我朝继北虏之后,又一心腹大患!”
马存义大惊失色道。
任何一个人口过千万的政权,都是无法忽视的大势力。
两广地区的总人口加起来,现在都不到一千万。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别看大家平时堕落,忧患意识还是不缺的。
被李牧忽悠带偏的一众官员,对待安南国的观念,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只想小打一仗,教训一下安南人,现在成了除之而后快。
见到这一幕,李牧心中一喜。
既然广东的官员能够被忽悠,那么远在京师的百官和皇帝,那就更好忽悠了。
认识到安南的威胁,稍微有点政治头脑的,都不会放任这个强敌继续做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