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十米不到的高度了,随后众人就看见了火箭直接笔直降落……
然后,很多人下意识就愣住了,爆炸呢?
说好的爆炸呢?
好几秒过去了,咋还没爆炸呢?
这个时候,海上回收平台里硝烟,水雾也散去了些许,随后人们就看见了火箭笔直的树立在海上回收平台上。
甚至海上回收平台上的机械臂,已经按照固定程序伸出,对回收后的火箭进行固定以及后续的回收程序了。
南门航天的这艘海上回收平台‘椰树林号’上头,此时并没有船员的,而是有船员在附近的配合船只上进行遥控操作。
不过大时候,尤其是在对接阶段里,这艘船其实是自动运行的。
一方面也没人愿意在这种海上回收平台上工作,太危险了……火箭回收呢,和被导弹直接砸过来爆炸也没啥区别。
另外一方面人类的反应速度,跟不上火箭回收时候的快速速度。
椰树林号回收船其实技术含量非常高,其安装的助推器以及自主姿态控制系统,能够让船只在风暴里都维持不超过3米的定位误差。
同时在对接的最后阶段,火箭和回收船的对接精度更高。
这可是动对动,有着大量外界影响情况下的高速对准误差,其技术难度超级高,甚至可以说比在太空里进行对接都更难。
可以玩太空对接的国家或航天机构多了去,但是能玩海上回收的航天公司,只有南门航天一家。
火箭成功着陆后,后续的回收程序都是系统自动运行的操作,包括机械臂,还有多个可行走的机器人。
整个过程里,是没有人工干预的,也没办法进行干预不了……人类的反应速度是跟不上最后的对接阶段的精度的。
当硝烟和水雾散去后,人们看到了竖立在椰树林号海上回收平台上的四号火箭时,人们先是一愣,然后就迅速发出了一片欢呼声。
不远处指挥观察中心里阳台上的徐申学,也是露出了笑容!
这一次过来,南门航天的工程师们又给了他一个惊吓啊。
竟然还试验成功了!
哪怕这只是一次四号小型试验火箭的海上回收成功,但是意义依旧重大,至少意味着海上回收平台以及火箭的飞控系统经受住了考验。
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进步。
徐申学快步返回控制间,对着已经一片欢呼的工作人员朗声道:“恭喜你们,再一次创造了历史!”
“这个月,所有参与该项目的员工们,绩效全部三倍发放!”
“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