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只是为了防止各省编练新军应付差事,才设置了人数下限,可没人想到滕毓藻竟然不声不响地把直军的各镇兵员都大大增加了。
虽然袁世凯的六个镇的兵力也都超过一万六千人,可比直军还是远远不如。
即便按照袁世凯的豫军来比较,直军的一个主力镇,也同豫军的五个镇人数相仿。
徐世昌自停战后不久,就赶去京城陆军部筹办处,由于直军的军费自理,完全不需要朝廷过问,所以他对于滕毓藻直军的兵员毫不知情,听到卫靖海报出的人数,他也大大吃了一惊。
甚至他也听明白了,四川来的二十六镇,滕毓藻这也是要准备一口吃下,如果二十六镇经过扩编,直军的总兵力恐怕要超过八十万了。
只是徐世昌还是有些不解,看着卫靖海疑惑地问道。
“咱们不是和德国人合资在保定建有兵工厂,生产的都是毛瑟步枪吗?怎么咱们的部队还在使用缴获的老毛子的旧枪?”
“而且,咱们不是还同德国人有约定吗,十年内,要购买不少于五百万支毛瑟步枪。”
“现在,咱们大部分部队都使用这种老毛子的莫辛纳甘,那些生产出的德国枪怎么处理?难道咱们不买这个合资工厂的枪械了?同德国人的约定又怎么办,难道咱们这是想要毁约?”
和徐世昌有同感的,还大有人在,滕毓藻笑着接过卫靖海的话头。
“菊人,咱们自然要言而有信,同德国人的约定是不能改变的,所以兵工厂生产出的枪械咱们已经全包了,自前年建成投产后,产量逐渐递增,到去年年底,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年产毛瑟步枪三十万支,到现在已经累计生产出七十五万支以上的毛瑟步枪。”
“只是这些步枪,暂时并没有装备咱们的部队,而是被咱们返销给德国人了。”
滕毓藻的话,让这些人更加疑惑不解。
徐世昌吃惊地追问道,“难道德国人国内不生产毛瑟步枪了!”
滕毓藻摆摆手,“他们当然要生产,只是他们由于还要大量贩卖军火给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以及还要卖给北非和西非那些被法国人占领的殖民地的武装力量,甚至他们还暗中卖给那不非洲的布尔人武器,给法国人和英国人添乱,甚至他们自己国内军队也刚刚全部换装,同时也要有适当库存备战。”
“因此,他们国内的产量有些不足,而咱们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在琼琳的严密组织下,还有那些德国工程师和德国技工们的指导检查下,咱们这家合资兵工厂生产的武器弹药质量完全合乎德国人的要求,而成本价格又远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