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的小桌边,在大声交谈着。
由于吊舱处于数千米的高空,温度很低,三人都披着一件直军高级军官才能配置的黑色皮大衣。
这艘飞艇,正是兵工署密密研制出的云影飞艇。
只不过,这艘飞艇是兵工署已经制成并经过多次试飞的十几艘飞艇中最大的一艘,这是隶属于直军参谋部的四艘飞艇中的一艘。
这个长方形的吊舱,长十八米米,宽六米,不过里面的空间却并不是很大,,有一半的位置被隔开,那里的两台二十四马力柴油发动机虽然此时没有运转,可有一台小型柴油发电机正在发出“轰轰”声响在工作。
这台发动机不止要为飞艇吊舱提供照明电力,他还要为吊舱里的人员提供取暖用电。
这时的发动机和发电机由于技术和制造工艺的原因,工作时的声响都很大。
这个吊舱除了结构框架是由兵工署自研的铝合金构成,其余完全由轻薄的铝板镶嵌制成。
为了保暖,在内部四壁固定了米色的毛毡,地板上则是铺着厚厚的石毡垫,里面所有的桌椅,不仅都是由铝合金制成,还都做了固定。
在滕毓藻他们不远处,吊舱的一侧固定的桌子上,还有一台个头很大的无线电发报机,两个在军服外穿着皮衣的电讯处报务员坐在桌前,等候着命令。
再向前几米外,两侧舷窗前,左右和正中间位置上,都摆放着固定在支架上的个头同样不小的有着粗壮镜筒的单筒望远镜。
在这三架望远镜的中间,还有一台同样的望远镜,只不过这架望远镜的镜筒从地板上的一个圆形开口处伸出舱外,只在舱内留出半人多高的镜筒。
此时,这四架望远镜前,都有一个观察人员将眼睛贴在镜头上,观察着飞艇下面的海面,在飞艇正下方,那里有一小片闪烁着的灯光。
这片灯光,正是沙俄太平洋舰队在外港锚地的八艘军舰停泊处。
在吊舱后侧,还有一张桌前,坐着两个参谋部的通讯参谋。
“大帅。”
嘈杂的噪音中,叶祖珪大声说道。
“老毛子的总督,现在能收到咱们的电报吗?”
发给阿列克谢耶夫的两封电报,都出自滕毓藻之手,这件事原本只有卫靖海和参谋部通信处的机要通讯参谋,以及少数相关通讯处人员清楚,叶祖珪也是刚刚才听滕毓藻同他说起。
这一次,滕毓藻带着叶祖珪同来,就是想要让这个甲午海战的老将,再近距离看一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作战方式。
不可否认,在海军方面,日本人下了很大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