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清楚问题始终是瞒不住的。
农场主知道出了问题,虽然还不清楚因由,但当事情越闹越大,肯定会爆发出来。
不过,有这个时间差,就足够一些人利益最大化了。
——
当北美暗流涌动时,东方的土地上却迎来了丰收的画卷。
大豆和玉米陆续颗粒归仓,如同预期一般的丰收,时不时爆出的高产、超高产新闻更是一时热点。
但其实业内没有那么轻松,如何消化过剩产能成了新的问题。
相比大豆价格只是小幅下降,玉米市场的压力明显大得多。
即使嘉禾、国储粮、国粮、玉峰实业等大型玉米加工企业全力收储,也挡不住产量的暴增。
玉门一处农场的办公室。
嘉禾粮油国际粮食贸易总监陈燕秋端坐在沙发上,一边品尝着茶水,一边说出了心中的疑惑。
“国内玉米跌价比国外更快,价差和出口退税带来的利润还行,但如果不快速出手,等价差缩小,利润会越来越低,甚至亏损。”
这是他基于目前形势的判断。
随着玉米收获的进行,后续价格承压会越来越重。
这时候的粮食贸易,就是要周转率足够的快才有利润,也够能缓解国内的过剩压力。
然而,老板却突然让对外出口的速度慢下来。
他十分不解。
郭阳并不打算给他说原因,就像高德等人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加快多头头寸的建仓。
“国内玉米价格太低了,不利于社会稳定,嗯,有些老百姓把火发到天禾身上来了。”
“老板是看好后市价格?认为价格有上涨的空间。”
“嗯。”郭阳笑道:“原油价格太高,理论上,只要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以上,生物能源就有前景,现在这价格,生物能源也算得上利润丰厚。”
对陈燕秋来说,这个理由太牵强。
但他知道老板一定有他的原因,期货上的巨大成功让他选择了无条件信任。
郭阳说道:“有时间可以到西北多转转,这段时间很多景点都很美。”
“嗯。”陈燕秋笑道:“我打算去疆省看看。”
郭阳定了定神,道:“也好。”
这段时间,采收也逐渐进入了丰收期,不过以手采为主,这时候一般都是一周采摘一次。
机采还要等完全成熟,一般要在入冬前后才开始采摘。
种植天20的农场中也迎来了丰收,相比去年,今年的高产率更稳定,500公斤是入门标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