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红麻,还是柠条、甘草……
每一片植物沙海都用心进行了管护。
随即画面一转,初冬的寒意掩不住广袤沙漠上的生机。
航拍的画面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水保先锋树种沙棘的身影。
它们一丛丛,一簇簇地伫立在曾经寸草不生的盐碱沙漠上。
那漫山遍野如玛瑙般跳跃的橙色,是沙棘递给来者的喜悦;
那一片片成熟与丰收的景象,为沙漠装点出暖色情调。
在项目区,陆汉斌的身影出现,为众人介绍着沙棘。
顽强的生命力,极强的抗逆性,伐不死的再生能力,以及最为独特的涵养水源能力。
在青土湖湿地,最初的自流泉眼已经被湖水掩埋,湿地里的红麻、红柳等植物交映成趣。
在梭梭林里,一只灰黑两色相间的山雀从灌木丛中悠闲地飞出,在行间踱来踱去。
“这两年,山鸡、野兔、山雀甚至野狼都在这里出没,要是夏天来,满眼的绿色,更为醉人。”陆汉斌如是说道。
紧接着,画面就换成了夏天的景色。
航拍的镜头不断拔高,拔高,再拔高,但镜头里始终是延绵的森林。
绿洲浩渺,一望无际。
百万森林,恰如其分。
跟随着镜头,始终有一个个治沙工述说着各种生动有趣,抑或激励人心的小故事。
治沙并不是无根之萍。
沙产业早已孕育而出,点燃市场的肉苁蓉,饱受好评的红麻蜜,柠条和苜蓿组成的饲料产业,沙漠边缘饲养的黑猪肉,蜜瓜、红枣……
以及让众多人惦记着的沙棘果汁。
从品种的培育,种植,到沙棘产品的研发,以及棘小白这一品牌的诞生,呈现了一条完整的沙棘产业链。
“棘小白——天然美白。”
这一广告语的出现,让众多人会心一笑。
从民勤的沙漠,到酒泉的戈壁绿洲,再到青河的郁郁葱葱。
沙产业染绿了百万亩荒滩,致富了千万名百姓。
数年光阴,两重景象。
点绿荒原,播种幸福。
不少人看到这里,都不由激情高涨。
至于棘小白等沙产品的消费者,早已像战斗中的公鸡,仰首挺胸,恨不得全世界宣扬。
而在纪录片的结尾,则是一片片新栽的树苗。
沙棘在成长,队伍在壮大,那层层密密的沙棘林吐露的是水保卫士的芳华。
…
一部民营企业的治沙纪录片,用朴实的行动缔造了一幅幅振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