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泡了杯茶。
但直到茶水变凉,赵希涛也未曾动过,神色也让人难以揣摩。
良久后,魏乐军才问道:“赵老,你认为这个有可行性吗?”
“可行性?”
赵希涛只是冷笑了下,就让魏乐军感到了压力。
“简直就是荒唐!”
一瞬间,赵希涛就仿佛川剧变脸一样,面目涨的通红,“他们还嫌工程不够大,不够多吗!”
“三门峡、三峡、南水北调这些工程的利弊得失,实非当下浮躁功利心态所能明鉴。
这所谓红旗河规模空前,涉及水资源配置、沿程不同流域广大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数亿民众的生产生活。
人类假如不把自然规律作为依据,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
魏乐军早就愣在了一边。
不敢动,也不敢说话,这赵老脾气有点怪,在学界也得罪了不少人。
而且他才想起,似乎有人说过,赵老是坚定的三峡工程反对派。
所以一直到退休都没捞到啥名头。
发了一会火,赵希涛直咕噜看着魏乐军,“你是不是也以为这是造福中华的工程?”
魏乐军毫不犹豫的摇头,这时候保命要紧。
“孺子可教也。”赵希涛挺满意的点头。
魏乐军眨了眨眼,这么容易就信了啊!
赵希涛又看了看农经封面,农业他不懂,但除了红旗河和将信将疑的生物能源,对休耕他是极为认同的。
“歇地不歇空,一年顶着两年功”,这可是前人千百年来留下的智慧。
只是现代人越发急功近利。
想到这里,赵希涛意识到以农经的影响力,应该早就传遍了各大机构。
对有些‘工程派’这可是大利好。
坐在板凳上琢磨了好一会儿,赵希涛看向了魏乐军,“小魏,有没有兴趣发几篇论文?”
“当然有!”
“有志气。”赵希涛站了起来,“那我这把老骨头就再来当一次反派吧!”
魏乐军感觉自己咋就莫名其妙的上了船。
“看地图,红旗河源头和上游在地貌上属于典型的高山深谷,是地球上面积最大、切割最深的地区……
但还有些点需要实地踏勘,小魏,得辛苦你了。”
……
“对现代国家来说,有没有牢固的石油供应,是攸关国家的大事。
预计明年,我国就将超过老美,成为全球制造业规模第一大国,石油消耗量将达到4.4亿吨。
其中有7成都将依靠进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