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等等称号。
总能在队伍陷入危难之际凭借丰富的经验化险为夷。
但却在探矿归来的途中死于车祸。
这是一片让人敬畏之地。
但在这生命禁区里却藏着一家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硫酸钾生产企业。
“郭总大驾光临,让罗钾蓬荜生辉啊!”
郭阳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心想这鬼地方草都不长,这客套话也太客套了。
面前的这人正是国投罗钾二把手副总李守江,技术出身,在05年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德隆系掌控罗钾时,李守江就是罗钾项目的带头人和创始人之一,带领罗钾叩开了罗布泊的宝藏之门。
在未来,也被授予了‘时代楷模’称号。
“我对李总也是久仰大名,苗兰春苗总可是对李总赞不绝口,在米兰河枢纽项目上可多亏了李总。”
“哈哈,那是苗总有魄力,也是嘉禾支持罗钾的表现。”
李守江穿着一件灰色工装,面相平和,两人客套了一番,便进入了罗钾内部参观。
除了办公楼和生活区,最重要的就是盐湖。
荒芜的盐碱地上开掘出一条条采卤渠,卤水奔腾不息地汇聚成湖泊大小,乳白色表层下泛着翠绿色的光芒。
一眼望去,盐湖一望无际,湖面平静的像一大块翡翠。
湖面上停着一台巨大的水陆两栖式水采机,一台台巨大的生产设备展现在郭阳面前。
让他既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折服于罗钾人的开荒辟地。
这里没有淡水,寸草不生平均年降水量仅39毫米,蒸发量却高达4800毫米,每年7级以上大风200多天。
“刚来的时候都是住帐篷,住地窝子……”
李守江在这里呆了快12年,也说了下刚来时这里的条件。
就像是来到了月球,连地平线都是弧形的。
至于罗布泊镇,更是没有踪影。
郭阳来时,季林川还介绍说,在进入小镇时的一家商店也提供住宿,不过是地窝子,很有些历史了。
地窝子就是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再简单修缮下,就可以住人,是兵团建设时期最常见的居住方式。
但已经废弃了二三十年。
然而,在罗布泊,地窝子宾馆一直到现在还在运行,而且应该还有好几年寿命。
整个镇子上的淡水也都是来自罗钾从米兰河调过来的水。
嘉禾投资2.2亿控股修建的米兰河枢纽工程已经完成,但二期输水工程依旧没动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