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腐屋

字:
关灯 护眼
高腐屋 > 求求了,快回家练琴吧 > 第1078章 338独奏家的想法!直播音乐会?

第1078章 338独奏家的想法!直播音乐会?

莫大爷和贝大爷就是这群作曲家中的代表人物。

除非他们能从中发现一些新的乐思和创意,或是某种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织体。

就比如莫大爷对巴赫的研习,贝大爷对亨德尔的运用。

然而贝大爷早在1810年左右就不再接受十九世纪初早期散漫的音乐形式,但他的解决方案是复活了莫大爷的音乐实践。

第四钢琴协奏曲与他早先那些模仿习作相比,其中对莫大爷的直接模仿已经很少了,可是在建构原则上却完全是莫式的。

甚至在陈述上更加流畅。

前三部协奏曲中的双呈示部被抛弃,转而采用了莫大爷对音乐材料的二度呈现。

这首曲子的特性也就出现在这——音乐材料的二度呈现。

在李安看来,虽然贝多芬在这首曲子的结构上采用了莫扎特,但是在真正的二度呈现上,需要制造出比莫扎特音乐风格更大的矛盾。

怎么把矛盾继续放大?

李安认为还是要做静态与动态的对比,音乐的戏剧性建立在强与弱在一瞬间的重心导向。

上一秒风驰电掣,下一秒风轻云淡。

一前一后犹如同时出现,强烈的效果自然就会出现。

这便是李安对于这首作品基调的看法以及演奏大方向。

当然,这是一首协奏曲,还有乐队与指挥。

或者说指挥就是乐队。

如果到时候指挥不认为这样是合理的,那乐队就不能按照李安的设想来配合他将内心的想法呈现在舞台。

比如乐队奏出一段沉思,他则是将主题激昂表现。

这样的一动一静在李安的视角里几乎遍布了这首作品的每一个角落。

可如果指挥有其他想法,甚至是与他完全相反的想法,那李安也只能到时候再与指挥进一步交流探讨。

或许到时来自鹿特丹的大胡子指挥能给他一些别样的解读和灵感。

就像小米老师的最后一道面试题,指挥和独奏家之间并不是永远都能够保持步调一致,一旦出现意见不合,首要的便是积极沟通。

不过在此之前,他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思路来练习这首作品。

“噹噹噹!”

连续密集的重型落键震得整个房间都像是在颤抖。

隔壁小屋,小车下笔的速度也跟着音乐越走越快。

在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这件事上,小车有话说。

听勃拉姆斯更适合写作文,会让人灵感勃发。

而听贝多芬,更适合做数学作业。

贝式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