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有把握能说服鹿特丹的带团指挥,无论对方是荷兰人还是英国人。
因为这么处理是能给保证舞台最大的安全保障。并且如果他与乐队能做到80%以上的合拍,那么舞台的上限还有可能再提升一个档次。
因为他有自信就在力度层次的表现上最大化满足指挥的需求。
说来这也得益于他一直对于手指控键的严格要求。
不能在一个瞬间做出极强到极弱的音量控制,还谈什么句子的处理。
处理什么啊?
都知道在这首作品的演绎中需要注意主和弦造成的张力,可这张力和主和弦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主和弦,谁来弹都一样。
关键就在于主和弦的前后。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
一个爱吃红烧肉的人,顿顿有荤腥,有一天给他端上一盆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他吃着感觉如何?
好吃爱吃肯定的,但真有那么解馋吗?
如果把这个人饿上五天,再给他一个馒头。
是馒头香还是红烧肉香?
道理有相似之处,如果往一段音乐里塞满了荤腥,等到山珍海味上来的时候也不会如何。
可如果在最关键的乐句之前把音乐饿上一顿,等到最重要的句子来临时,演奏者只用稍加处理,就会让乐句得到巨大的满足。
当乐句得到巨大满足的那一刻,李安相信其中所能爆发出的能量足够打动台下相当一部分人。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尊重商业舞台、给观众带来最大的听觉享受,这是一名职业钢琴演奏家的本职工作。
也是李安目前看待这件马甲的态度。
不过话说回来,说容易,做起来远没有那么简单。
“噹!”
随着书人音乐厅响起的一声和弦轰鸣,李安长叹一声收了手。
瞧见了吧,这唉声叹气的模样,显然是对于这一遍还不满意。
右手在快速跑动中保持颗粒感,李安有不下三种方式来完成这一技术并且给出不同的颗粒感。
可选择哪一种与左手低音跳音节奏一同赋予音乐愉悦的音响效果,这又是另外一个维度的问题了。
只是三个小时转眼已经过去,该上课了。
今天就到这吧。
李老师合起钢琴,起身舞台上转悠起来,
其实收获也还不错,周天给老爷子回课肯定是够用了。
没一会的工夫,张淼王文阳几人带着明天参加节目二审的学生来到音乐厅。
“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