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儒家大宗师,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在罗浮向荀子提出了要了游历天下的时候,荀子却是开口就道破了罗浮的目的。
“师弟是欲要西行,前往秦国吧?”
罗浮微微一怔,疑惑的看向荀子,虽然猜到了,荀子可能也如同阴阳家一般,有着儒家传说中前知的至诚境界。
但有点罗浮却是有些想不通。
如果说,荀子真的清楚的知道,大秦未来一统天下的话。
那么为何,他会无动于衷呢?
不过在仔细想了想之后,罗浮却是又隐隐明白了荀子的高明之处来。
千万别忘了,荀子门下两大弟子之中,提前一步离开的李斯,如今可是正投靠了大秦啊。不但如此,未来李斯更是成为了大秦国相,可谓是大权在握。
在这种前提下,哪怕李斯已经入了法家门厅,可香火情却总是有的。
再加上,大秦这个短命王朝,就连阴阳家都能够看的出来。荀子不可能没有半点察觉。
儒家家大业大,又不像是阴阳家一般,自是不能学阴阳家。
就算阴阳家,在大秦一统天下之后,都忽悠着始皇帝,建立蜃楼,给提前做好跑路的准备。
而儒家,却是连跑路都没有机会。
既然如此,倒不如保持现状,最起码,有着门下弟子在,儒家传承总是能够保全的,不至于受到严重波及。
猜到了荀子的心意,罗浮旋即开口道:“敢问师兄,是否有何指点?”
深深地看向罗浮,荀子道:“师弟,你当知晓,天道大势不可逆啊。”
很明显,现在荀子正是在提醒罗浮,大秦虽然能够一统天下,却绝非是长命王朝。
罗浮选择投秦,反而会让自身陷入困境之中。
致太平的理想,必然会随着秦国的覆灭而断送。
可惜,荀子就算是身为人家后圣,有着近乎于至诚之道,可以前知的神通一般的能力。但他却终究不可能明白,罗浮真正的底牌是什么。
即使是现在,要不是顾虑那不知道还是否存在的上古诸神,罗浮只要完成了共享能力的本土化,那么就早可以毫无顾虑的掀桌子。
不过为了万无一失,罗浮并没有着急,现在依旧是七国纷争的时代,罗浮相信,下一次的共享之后,自己定然可以拥有对抗上古诸神的实力。
逆转天命,扭转天道大势,延续大秦国祚,甚至让大秦的长城,修建到太阳系,乃至于银河系,都不是不可能。
微微一笑,罗浮摆出一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神色来。义正言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