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现在都在干什么。”
这话一出。
吴壮顿时笑了起来。
看着孙兆东投来的眼神里满是疑惑。吴壮笑着说道:“从去年开始,咱们这位大老爷就整日都在城东头赵小娘子屋里头厮混,哪有功夫管这些?”
“他敢管吗!”
张麒冷喝一声,眼里带着杀气。
吴壮和孙兆东两人顿时目光一缩,屋中安静了下来。
张麒收敛了一下神色,笑着抱拳道:“咱们顺义县,还得看两位大爷的意思办事!”
他们嘴里的大老爷,其实就是顺义县的知县。
二老爷则是县丞。
至于说张麒最后说的两位大爷,就是皆出身顺义本县的同为王姓本家的主簿王强、典史王正飞。
一县吏治。
便是如此运转。
这些不入流的胥吏衙役们,维系着一县的并不公平却存在千年的运转模式,不论朝廷如何,他们皆能如鱼得水的混得风生水起。
而在朝堂之上。
却能因为一句话,一件事,而掀起惊涛骇浪,牵连到无数人。
内阁次辅徐阁老的奏疏。
终于是在朝廷里传开。
徐阶谏言文渊阁应当再进一人的事情,已经成了当下朝廷里最关注的事情。
按照徐阶所说,当下朝廷正在同时操办好几件大事,事情繁杂而又牵连众多,可当下朝廷却是因此显露出行政混乱的现象。
所以。
内阁理当再进一人,好让朝廷的局面能够稳定下来。
毕竟原本皇帝在年前传召张居正回京,也是为了让他能回内阁担起朝廷当下的诸多事情。
但谁知道当初张居正人还没有回京,变法革新的奏疏就进了北京城。
然后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结果。
张居正从内阁被开革出去,只留了一个东阁大学士的头衔,降任顺天知府。
内阁少了一个人,那再进一个人,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少官面上,徐阶的谏言是为国为民,尽显内阁辅臣的职责所在。
但是私底下。
一个新的内阁辅臣的产生,必将会让朝廷格局产生一次新的重大变化。
人人都在猜测,这个新的内阁辅臣究竟会是谁人。
而皇帝召集内阁及六部五寺三法司官员入宫廷议的旨意,也在这时候传出。
早早的。
万寿宫中就亮起了灯火。
嘉靖显得神清气爽,在吕芳、黄锦的伺候下穿上道袍。
道袍是新做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