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且慢,朝廷虽是在浙省大胜攻取绍兴,但孩儿探得消息,浙省王师此时却已经撤走了”
侯岐曾闻言,却是没有反应过来,下意识开口问道
“撤了,撤去哪里”
“孩儿听闻,说是清虏遣人往广州议和,欲与朝廷结为兄弟之国”
“据传,据传监国殿下已经同意议和,所以浙省之军又撤出绍兴,返回了浙南境内”
侯岐曾愣了半晌,而后脸上却是忽然神色大怒,厉声喝道
“谣言,都是谣言,什么兄弟之国”
“监国殿下何等英明神武,华夷大防,大义所在,我大明怎会和这些蛮夷做什么兄弟之国”
“定是朝中出了奸臣,到底是那个奸贼竟敢蛊惑殿下议和”
清廷占领江南以后,很快便开始了对江南士绅的处置,主动投靠的自然是给官赐爵,但拒不合作甚至是胆敢顽抗的,则遭受到清廷严厉的处罚
清廷处置江南拥明士绅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籍没,一种则是追索
籍没便是清点一众拥明士绅的家财田亩,而后查抄归官,追索则是按照各县簿册记载,令江南士绅上缴先前拖欠的粮赋
是的,江南一众士绅在明朝拖欠的粮赋,如今统统都要如数上缴给清朝,一个子也不能少
清廷对江南士绅的处置,一方面是为了再次搜刮江南士绅的财富,充实府库
另一方面却是要通过这一拉一打,在江南之地建立起清廷的统治秩序
在清廷制定的规矩中,逆行最为严重的士绅便会被籍没家产,而侯家却正是极有可能被列入籍没名单的士绅之家
侯峒曾聚兵据守嘉定,在明廷眼中自是忠义贤臣,但在清廷眼中这便是不折不扣的逆贼,必须严厉惩处
侯家这些年为了摆脱籍没的可能,频频贿赂府中官吏,几乎已经耗尽家财,连侯家所有的田亩也典卖近半,却仍然没能解决此事
如今侯家整日皆是身处恐惧之中,生怕那一日便被划入籍没名单之中,失去所有家财
清廷在江南各地皆有大军镇压,侯岐曾心中纵是再愤恨,也根本无力抵抗,如今侯岐曾已经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南方朝廷之上
侯玄汸等人打探回来的消息其实漏洞百出,侯玄汸先说史可法在江南大举义师,打到了南京城下,所以清廷匆匆调兵北返
后又说浙省明军大举北伐已经攻破绍兴,这两条消息根本不合常理
若是江南之地史可法当真已经拥兵数万,打得江南大乱,那明廷根本不可能同意议和
若是明军大举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