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大笑,却没有注意前方那老将凝重的神色。
“阿爸,你怎么了?”
先开口的那人询问,而前方的老将则是看着燕然山道:“我小时候听说,我们是从中原来到的漠北。”
“如今看到这燕然山脉,只觉得祖先的不容易。”
“原本觉得南方只有大唐富庶,没想到南边比北边更好。”
“如果我们能把牙帐设在这里,以后就可以从这里去西域了。”
老将感慨说着,旁边却有其他将领开口道:“阿热,南边还是太闷热了,还是北边更凉爽。”
能在黠戛斯军中被称呼阿热的,也只有年过六旬的英武诚明可汗了。
他的全名是裴罗.骨咄禄.亚尔,但会昌年间被李唐录入宗室谱后,便改为了李裴罗。
他的两个儿子分别唤李杲、李铮,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黠戛斯名字。
“你们说的对,南边确实要比北边热太多了。”
李裴罗说着南边的情况,同时抬头看了眼高照的太阳。
若非担心陇右会在碛口设伏兵,他们也不用顶着酷热,穿甲负重南下。
“簌簌……”
谈话间、朔风卷地,吹起一阵黄沙,空气中传来一股子土腥味。
李裴罗没有继续感慨什么,而是抖动马缰,率领部众继续南下。
相比较李裴罗他们几人黑发黑眼的汉人长相,其他的黠戛斯人可谓长得五八门。
有的人红发绿眼、皮肤白皙;有的人则金发披散,眼珠湛蓝,皮肤惨白的同时,又因平常的暴晒而发红。
数万人在李裴罗的率领下,不断沿着燕然山进军,赶在黄昏前,他们便看到了碛口。
所谓碛口,便是燕然山与阴山之间的一道口子,宽阔百余里。
每年春夏之际,都有数以千万计的黄沙被狂风吹向河西,与河西北部的几个沙漠汇集后席卷南下。
不过河西的沙漠面积不大,且有草原将其隔绝开来,所以从碛口南下后,就可以从容的沿着草场前往居延泽或白亭海、休屠泽。
抵达这些地方后,就可以沿着甘水、马城河前往甘州或凉州。
黠戛斯人虽然对于这些不清楚,但为他们放牧的突厥人、回鹘人却十分清楚应该怎么去河西。
正因如此,李裴罗率领部众警惕穿过了碛口,并在燕然山南部的草场搭起了帐篷休整,放马在附近就食。
营地里的突厥、回鹘人皆低垂着头,在黠戛斯人的监视下管理羊群,从中捉羊给他们烤制吃食。
夜幕降临,黠戛斯人在篝火旁大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