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领兵将领根据战场形势临机决断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粮草后勤能否及时跟上。
为此,张辅等国防部的几个勋贵将领在三个月前就上书朱祁镇,加强对成立的后勤保障军队的训练,朱祁镇对此大为赞赏,甚至还从自己的内帑中专门拨出六十万两白银,作为提升后勤保障的专门经费。
朱祁镇之所以这么重视粮草后勤,也是是基于历史教训,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第一次三十万大军分水路将军大举进攻,因气原因,后勤不畅,后因军中疫病四起,以致隋军死伤极为惨重,三十万人回来的不到十万。
其它两次虽然各有原因,其实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粮草不济,不管是气还是疫病,如果后勤跟的上,也不至于无功而返,劳民伤财,给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还有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八年,李世民亲率大军进攻高句丽,还是因为粮草不济,以致唐军损兵折将,功败垂成而归。
直到他儿子唐高宗李治时,唐帝国举全国之力并且联合了新罗先灭了百济这才最终将高句丽灭亡,虽然胜了,但是也是惨胜。据当时关陇集团的大家族几乎家家戴孝。
历史上也就元朝比较顺利,蒙古铁蹄所到之处,面对不投降就屠城的蒙古人,高丽戎抗了几次之后就开始纷纷投降。
直至朱元璋推翻暴元建立大明后,起初高丽趁着明朝注意力全都放在对付蒙古人身上之机,伺机出兵侵占了辽东大片领土,朱元璋本想出兵教训这帮狗崽子,但是考虑到国家初创,千疮百孔,如此劳师远征,必定劳民伤财,加之朱元璋也认为辽东地区蛮荒之地,人家高丽又装出一副孝子贤孙的样子,朱元璋最后也就捏着鼻子认了。
“老国公,陛下请您到文华殿。”皇帝走后不久,侯宝又折返了回来。
张辅一滞,随即站起身,跟着侯宝往文华殿而去。
进了文华殿,宫人奉上香茗,却不见皇帝的身影。
张辅只好坐下,喝起了茶。
直到半个时辰后,朱祁镇这才姗姗来迟。
他的身后,还跟着一队东厂番子。
“哈哈,老国公,让你久等了。”朱祁镇笑道。
“臣不敢!”张辅道。
“老国公,这次出兵朝鲜,朕没有让你领兵,你可不要埋怨朕啊。”朱祁镇坐下后,端着茶盏轻轻啜了一口道。
张辅刚抬起屁股想要话,不料朱祁镇抬手示意他坐下,而后接着道:“朕没让你去,是想将一件大事交给你去做。”
“请陛下吩咐,老臣万死不辞!”
朱祁镇摆摆手,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