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
李世民站在大殿之上,深吸一口气,胸中的决意似乎也随着这气息而愈发坚定。
大殿内,群臣静默,唯有烛火跳跃,与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交织成一幅静谧而复杂的画面。
就在这凝重的气氛中,李世民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了角落中看似神游物外的凌游。
凌游一身官袍,长发随意束起,眼神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仿佛早已洞悉了这一切的纷扰,李世民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悄然成形。
“凌游,你觉得侯君集这三大罪状,朕该如何处理?”李世民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每一个字都清晰可闻,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凌游听到李世民这话,顿时就想开喷,你自己不想重罚,又还想安抚麴智盛,却把这烫手山芋扔给爷。
吐槽完后,凌游出声道:“敢问魏大人,凉国公这三大罪状您是从何得知的?”
魏征闻言,正色道:“本官与大理寺卿亲赴军营,一一询问了随军出征的将士,他们的证词足以证明凉国公之罪,此外,高昌王子麴智盛亦亲自向本官陈述了此事,言之凿凿,不容置疑。”
侯君集闻言,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感觉十分难以置信,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那些昔日的袍泽,自己对他们不薄,如今却成了将他推向深渊的推手。
凌游见状,心中暗叹,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地转向李世民:“陛下,既然此事已有军中将士为证,且麴智盛亦亲自来长安告状,若不重罚凉国公,恐难以平息民愤,更无法向麴智盛交代。”
言罢,凌游故意停顿片刻,目光意味深长地掠过侯君集,后者虽心中焦急万分,却也只得强自镇定。
凌游继续道:“然则,臣以为凉国公之罪,实则可归结为两点:其一,酒后失德,玷污高昌王妃,此为大不敬;其二,贪墨财物,中饱私囊,此为不忠,至于高昌王之死,实乃两国交恶,战场之上生死有命,不宜作为定罪之由。”
到这里,凌游微微一顿,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故臣建议,削去凉国公之国公爵位,降为侯爵以示惩戒,同时留用军中,以观后效,至于麴智盛,陛下可赐其爵位,让他在长安安享晚年,如此既显陛下仁德,又可向周围国表明大唐不会包庇任何犯错之人。”
李世民闻言,眉头紧锁,沉默片刻后,目光扫过群臣,似乎在寻找着反对的声音。
但大殿内一片寂静,无人敢轻易开口。
最终,李世民缓缓点头:“如此处置,甚合朕意。众爱卿以为如何?”
群臣见状,纷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