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些经费,便可以直接检验成果了。
这一,赵山在白敏中的陪同下一起视察了两所学堂。
男学堂三十个孩子,各个都是白敏中精挑细选敲定的,整体素质状态比赵家村的学堂高了几个档。
先生早和他们过这所学堂真正的出资人是谁。
因此赵山一出场,这三十个孩子们齐刷刷朝他作揖,行淋子礼。
齐声道:“谢赵先生高义,让学生们有书可念。先生之恩,我等没齿难忘,学成后愿为先生驱使。”
这都是授课的先生提前教好的,也是他们发自肺腑的表达。
先生过:“须知培养一个读书人有多难,不笔墨纸砚,光现在的校舍书本和教书的先生,哪一样不要钱,绝非这一日之功。”
“放眼整个大景朝,又有哪个学堂能让学生免费念书的?赵公子虽然年龄不大,家财不多,却实在是心胸博大之人。”
“赵公子与你们非亲非故,你们受他如此大恩,学成以后也要为其驱使,回报一二,方对得起你们读过的书。”
这些孩子最大的不过九岁,日日被先生如此训导教育,心里那棵感恩的树早就生根发芽枝繁叶茂了。
因此,当见到赵山本人时,是真的发自内心的激动。
原来赵先生这么年轻,并没有比他们大多少。
却能以一人之力,帮了他们这么多贫困的学子。
不过他好瘦啊,他们要快快长大,长成参大树,回过头来保护赵先生!
赵山看着一排排萝卜头崇拜激动的眼光,别提心里多满足了。
待这些孩子长大,他们又会带给他什么样的惊喜!
这就是他以后最强大的军团!他们赵家的势力!
从男学堂走时,赵山的心情十分激动,觉得满腔热血都沸腾了。
然而,走进女学堂时,燃烧的火苗又降了下来。
女学堂本预定收十五个孩子,但开学至今,只来了四个。
听白敏中,镇里不知谁传的,这个女学堂创办的初衷根本不是要帮女娃读书认字,而是在给赵山培养媳妇儿人选。
十五个娃娃里,谁学的最好,以后谁就是赵山的媳妇儿。
所以,开学之前确实有不少报名要来上学的,但不是奔着让孩子读书,是奔着赵山。
这些人里有不少是乡下来的,图的是这里有吃有住有学念,孩子长大后还能嫁个富户,怎么算怎么合适。
当初白敏中气够呛,和李巨卿程理和翠娘商量一番后,决定打着这种主意的一律不收。
宁可女学关停,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