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后话做事更要打起一万个心,万不能掉以轻心阴沟翻船。
虽然对那个喂了狗的官员十分同情,但日子该怎么过还是要怎么过。
就在新皇帝慢慢平息了怒火以为这事翻篇时,又出事了——不少人聚在刑部门口大声怒骂砸鸡蛋扔砖头。
刑部刚开始不明所以,不过秉着法不责众的原则没对这些闹事的人怎么样,本打算撵走了事,谁知道撵了之后又来,而且越聚越多,大有要把刑部大门冲垮的架势。
刑部主事的官员一看架势不对,连忙派人出去查看才得知,这些人全为前几那个官员的案子而来。
原来刑部奉了旨去捉拿这官员三族时才发现这人根本没有三族,阖族上下就他和一个快六十岁的老母以及一个六岁的幼子。
他没有族人,当年读书全赖他娘卖茶水挣钱供养出来的,娶的媳妇儿也是危难时遇到的一个孤女,孤女后来难产而亡他再没续娶,因此没有妻族父族和母族。
这阮前失仪顶撞皇上,罪不容恕,可老妇人和稚子何辜,但皇命煊煊谁敢不从,刑部尚书是元康帝登基后新提拔上来的,大能耐没有,媚上欺下有一套,不顾下面官吏的反对,一意孤行将那老妇人及幼儿先收监,后砍了头。
两颗人头落地,可算捅了马蜂窝了,不论是士林还是民间先是震惊后是愤怒,认为陛下不仁,对老幼下手有违人和,实不是明君之举。
士林学子们还能克制自己的情绪(学子闹事一案刚过去没多久,警钟作用还未消失),老百姓可就没那么多讲究了。
他们本就挣扎在社会底层艰难度日,物价连连上涨让他们的生活更是艰难,又听到有心人一挑拨,怒火中烧,打着为那官员抱不平的旗帜便去了刑部门前闹事。
最开始有二三十个,后面陆陆续续又来了不少,到最后乌乌泱泱一大片人,看似有三五百之多。
人群中不时有人起哄表达诉求:望陛下罢免严盐茶之税,还利于民;望陛下给那官员正名,官员只是为了他们这些活不起的老百姓,一心为公;望陛下下罪己诏,承认自己滥杀无辜有违和……
这事过去几了,元康帝本来都忘了,此时听到这种声音,当下气的一脚将报信的太监踹飞,下令将那些闹事的全部抓起来,一个不留。
前面三个人杀就杀了,这次竟要一起杀三五百人。
这可真是忒胆大妄为了。
各部尚书和前后左右宰相都坐不住了,一起联名上奏劝谏,皇帝万万不可,若此令一下,民怨沸腾,后果不堪设想。
元康帝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