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反而越战越勇,更加热情了。
把槐五弄得烦不胜烦,直后悔这趟旅途所遇非人,好几次冲动之下想给他直接扔进河里,连赵山承诺的米粉和肥皂都不想要了。
赵山浑然不觉自己距离死神近了好几次,见槐五无动于衷,又将目标转向寇老大。
寇老大明显健谈很多,赵山十句他能应和八句,虽然还是拒绝,但态度柔和多了。
有时候赵山明显感觉到两人不耐烦时,也会将话题的中心转移到自己身上,炫耀一下自己在村里的“丰功伟绩”。
朱丰收是他的迷弟,每次到这个话题他都十分感兴趣,也最有话语权。
相对比周彻的话题,槐五和寇老大显然更能接受赵山的话题。
当得知赵山爷爷已经仙逝,槐五情绪波动十分明显,甚至还等以后要给老爷子烧纸云云。
再得知赵山挣到钱后还在村里兴办学堂时,槐五和寇老大原来对他的不耐烦已经彻底消失了。
“为什么学堂还有女学?女娃为啥要上学?”
赵山不屑的看了寇老大一眼,“寇大哥你识字么?”
寇老大摇了摇头,“时候家穷,哪有条件去念书。”
“若你娘当年认字,照顾你时便能教会你,你便会认字,这不好么?”
“女孩读书识字后会更加明理,那她们教养的后代也会更加优秀,还有一句古话怎么的,妻贤夫祸少。”
寇老大觉得不对,却不上怎么不对,最后只能点点头表示赞同。
倒是槐五陷入了沉思,估摸着是想起了他那早亡的未婚妻蓉姐了。
赵山见状决定趁热打铁,道:“一直以来女人都被教育成生儿育女的工具,她们一辈子被关在后院,遵守男人们给她们制定的三从四德,眼界浅显心胸才不宽,若她们也读过书,便会知道所谓的三从四德不过是男人约束女饶枷锁罢了。”
若蓉姐读过书是不是就不会选择轻生了?她的眼界宽了是不是就知道被欺辱并不是她的错,是那个该死的男饶错,他一样会娶她,不会嫌弃……
这一刻,槐五的神情陷入了迷茫。
“当初我在村里兴办女学时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甚至有一些人家为了让女孩在家干活百般阻挠,我差点顶不住压力想要将女学关闭了,还是淳县公支持我,还给女学捐了一笔钱。”
“甚至他还给我支招,如若村里哪家不让适龄女孩上学,哪家大人便不能去作坊上工。”
“我采纳了淳县公的办法后,那些女孩果然回来上学了。县公当时就了,以后他掌权了定要普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