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徐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不断丰富勾勒的完整形象。
元朔十七年的大景京师,也终于冬雪消融,万树迎来抽出新芽嫩枝的初春。
走夫贩卒涌入外城,重新带动内城、皇城繁荣;来自全国的读书士子也奔赴至此,准备一朝鲤鱼跃龙门——春闱。
一朝登入子殿堂,或灰丧的回到原籍继续寒窗,顶着举人身份出官。
参完春闱贡试,得到贡士身份,就能无差别参与殿试,殿试运气成分太大,皇帝看好谁,谁便是前三名,因此春闱,便是科举制度除殿试以外的次高等会试,是个人能力所能极致发挥的最后机会。
上林学宫内同样热闹喧嚣,夫子们已经不讲课,改由自己温书,到了这份上除了押一押题,夫子们能做的也很有限了,全看个人平日造化。
女夫子宸宁从信雅堂结课走出,摆脱兴奋的女学子,脚步轻快回到后山自己的舍房。
开门即见窗边一冬翠绿的青桔盆栽。
她的心情不由清新。
余光在不大的舍房内扫到一只同样青色的鸟儿,正在用喙梳理羽毛,它的爪边有一封比它身子要大得多的信件。
信封淡淡蔻彩。
女夫子的心儿忽然更加愉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