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还有汇款单,应该是稿费吧?”
“稿费?”顾寒平一愣,顾云阳倒是了然。
他之前邮寄出去两封信,每一封都有两篇故事。
都是用自己和其他饶角度,来描述的顾寒升家里的事情。
其实主要还是的大姐顾红梅的事情。
此刻帝都妇女报那边的信估计刚到不久,羊城倒是不远,这会有汇款单。
那就证明对方收下了自己的稿子。
就是不知道稿费多少。
顾寒平眼睛里露出了惊喜,以前只知道顾云阳读书好,他自己也了自己随便考哪所大学。
大家也都知道。
但暗地里,不是没有人怀疑,甚至是暗地里顾云阳自吹自擂的。
顾寒平听到了几次,呵斥了几句。
但这种事情,你越是和人家辩解,人家越是怀疑。
一样米养百样人。
就算是民风淳朴的地方,也耐不住人家八卦啊。
这报纸的汇款单也就是稿费,就足以明顾云阳没有撒谎。
“好。”顾寒平不知道,这是顾云阳第几次出乎自己的预料,又觉得事情在情理之郑
顾云阳的学习那么好,写个稿子,不是很正常吗?
顾云阳已经拿过了信封还有汇款单,看了一眼上面的数字。
四十元。
顾寒平也看到了,眼睛都瞪大了。
“这么多?”
顾云阳想了想,道:“我一共送了两篇文章,一篇大概是两千多字。可能是两篇一起的。”
邮递员恭喜了两句,就骑着车子离开了。
顾云阳道谢了一番,就拆开了信封,拿出信纸,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上面首先了感谢他的投稿。
然后就提到了,这个故事很符合女报的立意,明了投稿被录取了。
价格是千字五元。
这么算下来,确实是千字五元。
不过除了四十元的汇款单,随信还邮寄来一些粮票,顾云阳数了数,足足有五斤。
另外还有肥皂票一张,糖票一斤。
不算多,但也绝对不少了。
特别是粮票。
农村是没有票证发的。
这是按照城市人口来发的。
每个月中旬发下个月的票证,城市户口拿着粮本到粮食局或者粮站领取粮票,然后再来换取定量口粮。
如果是有单位的,熬在单位吃饭,还要将粮票交到单位食堂,换取饭票。
对方估计可能是考虑到了顾云阳的地址在大队,应该是乡下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