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定他不长久的李春秋绝对不会在他掌权时踏足政界。
但时局变化快,一直不入局,也不是好事。
他想让儿子去一个中立的地方试一试水。
他看到的契机在哪?
在与郑开奇的矛盾里。
郑开奇这个人之前算是名不见经传,在上层偶尔露出点名头,是因为他配合刘晓娣戳穿了付市长身边秘书是地下党的阴谋。
普通人可能会在意刘晓娣。但李春秋不是普通人。
他研究了刘晓娣过往经历,无一亮眼,典型的大树底下好纨绔。
反而是那个第一次听的郑开奇,短短几个月的履历,异常亮眼。
而他儿子掉入了郑开奇的手里,更是让他冥冥中觉得是一次机会。
高明的猎人以猎物的形象出现。他李春秋以身试局,在与郑开奇讨价还价过程中也研究了郑开奇。
郑开奇身上迷雾重重,出身,经历,都与他在特务科的表现冲突。
日本人还在局里,边用他边怀疑,局外的李春秋自然想的更清楚。
他跟李青山约法三章,多学习,多花钱,少张嘴。
李青山就一个要求,他的父亲别管太多。
李春秋知晓,郑开奇根本没有把李青山放在眼里。
他处理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根本没在意他李春秋父子。
后来李青山带回了郑开奇要挟他们的把柄,李春秋的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的儿子肯定牵扯到了某些案件中,要么出力了,要么有的新的把柄。
李春秋手下的三位奇人不是吃干饭的,很快就知晓,是几个日本军官被囚禁,被杀害。
李春秋悚然一惊的同时,开始重新审视郑开奇,也是从那时起,他转换了一条思路。
儿子李青山不应该作为他闯荡政界的一条蹊径,而是他走向另一条道路的试金石。
不管郑开奇是为了什么目的,要么他身份有疑,要么,他也在为以后的变局准备一条路。
日本人能走多远谁也不知道。
起码李春秋觉得中国不会亡。在商界老板里,在工人中,很多人都是这样想。
委曲求全的活着,等着中国士兵奋起在战场上创造奇迹。
郑开奇的后路,就是他身边饶后路,也就是他儿子李青山的后路。
只要这后路通,他李春秋就能凭借自己的经济软实力,轻松踏上这条儿子走的路。
所以,李青山察觉到,他的儿子在里面愈发上进时,他就开始慢慢教儿子,办公室的秘诀。
新人就是多学多花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