谤朝政,煽惑人心,实在该死,再去催一催锦衣卫,让他们尽快抓到此人!”
“奴婢明白!”冯保拱手道。
诽谤朝政与煽惑人心,皆是死罪,甚至有可能连坐家人。
此人与朝廷对着干且引发许多读书人仇视朝廷,注定是死罪。
这一刻。
沈念较为疑惑的是,此人到底想要做什么,若言科举不公,此种不要命的匿名攻击、诋毁朝政,乃是最下等的方式。
……
当日午后。
京师内的街头巷尾几乎都是厂卫。
凡有传诵假登科录与题壁诗者,即使有着举人身份,也会被抓进诏狱严查一番。
国子监、贡院、文庙、翰林院、端门、以及文人经常聚集的地方都有兵卒巡逻,发现可疑者,便会立即审问,并对照字迹。
锦衣卫还悬赏三千两白银,抓捕这个造谣诋毁朝政者。
……
腊月初八,三更天。
甚冷。
一场悄无声息的大雪在后半夜覆盖了整座北京城。
大雪足足下到天亮方停,厚有近三尺。
五城兵马司的兵卒们迅速清理积雪,以保障长安街、棋盘街、安定门大街、崇文门里街等主街道可正常通行马车。
官员们上衙照旧。
这时。
皇城东北,教忠坊内。
顺天府府学的一个门子手拿扫把,打开了府学大门。
吱啦!吱啦!
褐红色的府学大门打开后,从缝隙里突然掉出一封信,门子捡起后,看到封面上面写着五个字:赵承砚绝笔。
“赵承砚是谁?”门子面带不解。
这时。
门子看到府学教谕王松年从不远处走来,连忙道:“王教谕,我在门口捡到一封信,上面写着绝笔,您来看一看吧!”
听到“绝笔”二字,王松年的表情立马变得严肃起来。
顺天府府学的学生,这两年因入仕无望而寻短见者已不下五人。
他接过书信,看到封面的“赵承砚绝笔”五个字,对此名字不熟悉,但对此字体却感觉有些熟悉。
很快。
他打开信封,当看到里面的内容后,不由得大惊失色。
王松年朝着那门子道:“快!快去将后院的夫子与学生们都叫来,让他们立即前往顺天府文庙!写此信者就……就是那个撰写假登科录与题壁诗者。”
“啊?”此门子自然知晓假登科录与题壁诗之事,当下全城的厂卫都在寻找此人。
说罢。
王松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