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撰写成文,交给石青后,从顺天府府牢走了出来。
二人除了衣服被昨晚的几只硕鼠咬烂外,并未受到任何伤害。
沈尧山的怀里,揣着小万历的亲笔信,还有马毅敲诈他们的一千两银票。
这封信的内容很简单。
小万历向二人表示感谢,并称亏欠二人一个人情,二人若遇到难以解决之事,凭此信便可寻小万历解决。
这封信,价值连城,相当于令沈家与顾家多了一道护身符。
……
很快,身在家中的张居正也知晓了此事。
作为当朝首辅。
禁中与京师各个官衙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必须立即知晓。
这一刻。
他也不知小万历为何要抓这些官员。
但小万历未曾召其去诏狱,未曾召六部主官去诏狱,说明此事无关新政。
外加被拘押的宦官居多,张居正推测大概率是因内廷之事。
当下,内阁与内廷,一直保持着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张居正与冯保互不招惹,有时甚至还互相帮助。
不过,张居正还是盼着小万历能出手惩治一番内廷的宦官。
如今的禁中宦官,势力太大,将手伸的太长,瞒着朝廷做了许多贪墨民脂民膏的事情。
能惩治他们的,只有小万历。
紧接着,京师的官员们陆续都知晓了此事。
有胆小的官员,连忙命人去寻相熟的同僚打听;有手上不太干净的官员,连忙查漏补缺,隐藏罪证,免得也被抓到诏狱。
还有一些科道言官,在家中已经铺好了纸、磨好了墨,一旦诏狱内有消息传来,他们便可上奏言事。
所有的意外之事,对他们而言都有可能变成一份优良的考绩。
……
片刻后。
翰林院编修沈念被小万历以“君前记注”之名,也召往了诏狱。
沈念不由得大喜。
命他君前记注,足以看出小万历处置此事的态度。
记录史册之上。
那自然是要大公无私、以“无惧天下人知,无须后世人知”的态度去处理了。
沈念笃定,这次必然有一群人要掉脑袋。
连皇帝的大婚都敢操控,触动皇帝的逆鳞,这些人俨然就是活得不耐烦了。
……
半个时辰后,诏狱前厅。
小万历面色阴沉,端坐于大椅之上。
冯保站在他的身侧。
看似面色平静,其实心中已掀起惊涛骇浪。
自他来到小万历身边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