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呼噜。
马文妹睡了一个多时,就起来做饭了,她知道陈三爷今必返回津,她心疼弟弟,所以早早起来做饭。
山东人讲究“起身饺子、落脚面”,临行出发前,要吃饺子。
马文妹和面、剁馅,在厨房忙活着。
她知道陈三爷从就爱吃饺子,尤其爱吃自己亲手包的饺子。
正一个个包着饺子,突然陈三爷从背后出现了:“姐,我帮你。”
马文妹转头一笑:“你起这么早干什么,你再多睡会儿。”
“不睡了,我帮你。”
以前在杂技团时,就是马文妹干活,陈三帮着打下手。
像姐弟,更像一对母子。
时隔十多年后,姐弟俩又坐在案板前,重现了中华人伦中母慈子孝的温馨一幕。
“非得今回去吗?”马文妹包着饺子问。
陈三爷点点头:“姐,那边还有很多事,看到你和姐夫平平安安过日子,我就放心了。”
马文妹叹了一口气:“三儿,你什么时候也退出江湖啊?姐这个心,总是揪着,有时做梦梦到你,姐会很难过。”
马文妹的眼圈红了。
陈三爷淡淡一笑:“姐,我会的,我会的,您放心,三儿不做坏事,您的孩子永远不做坏事。”
“我知道,我知道,可这个江湖凶险,你总是在外面这么折腾,姐不放心啊。三儿,该想想自己的事了,你从没六娘,在杂技团长大,如今一晃30岁了,早早收手,和沈姐踏踏实实过日子,生儿育女,续上老陈家的香火。”
陈三爷眼泪欲滴:“姐,只有你会对我这些话,别人看到的陈三,都是无所不能,只有在姐这里,我还是个孩子,让姐牵挂。”
马文妹扑了扑手上的面粉,为陈三爷拭去眼角的泪:“你从就是姐养大的,我不管你,谁管你?”
陈三爷点点头:“姐,我去舀水,我烧火,咱们一起煮饺子。”
很快,饺子煮熟了,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陈三爷和马文妹先盛了一碗,马文妹端着这碗饺子,陈三爷拿了黄表纸和香,两人来到西厢房供奉大流马的地方。
两人跪在大流马的牌位前,供上饺子,点燃香,插入香炉碗。
陈三爷燃起黄表。
马文妹道:“爹,三儿回来看您来了,您在有灵,保佑三儿,保佑他事事平安。”
陈三爷泪如雨下,一连磕了三个头:“师父,三儿不孝,三儿辜负了您老人家。”
这一刻,陈三爷是真心忏悔,如果当初听师父的话,老老实实经营杂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