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个圣人,但在这里,他又不是一个圣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着或有趣或艰苦过往的人,人们兴致勃勃的交谈着这位让他们高山仰止却又愿意俯身下来与他们平视的人。
“化名必成,这肯定是意寓必定成功的意思吧”。
“美髯公啊,这让我想到了关公”,就在他完之后,又连声道:“这位也是忠、信、义、勇啊,待事以忠,待人以仁,以义取利,以勇精进”。
春秋-孔子
有学子略带兴奋的找到孔子道:“夫子,后世还承认儒”。
他们此前深受儒学变为宗教的打击,以为在后世会彻底消失,居然还被承认,这令他们有些兴奋。
孔子:“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后世时代不同一些东西会有所改变会被舍弃,但我们仍然从他的身上能看到这些,这是一位君子典范”。
弟子们有些不明所以,我们在儒学,怎么夫子的回答却的是君子呢?
孔子:“.....”
“后面的王朝把好的东西全扔了,尽给我按些有的没的,能不被后世骂吗?”在此之前经过许久闭关沉思的孔老二也是想开了,继续道:“想来,后世的儒,要的仅仅只是是我们提到的君子,而不是那一套儒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多么纯粹的理想啊,这不是君子典范是什么”。
唐-李世民
李世民:“又听着四渡赤水了,当时好像是有提到过二局”。
“回陛下,确实有特意提过”。
“多么漂亮的一场战役啊”,李世民回忆着记载,此时的他有多惊叹于战场上的胜利,就有多震惊于二局以及其领导者的丰功伟绩。
房玄龄:“下居然有这等奇才,当年他们的队伍真是卧虎藏龙啊,何愁大事不成”。
“究竟是谁,让这样一群人物聚在了一起?”
这个问题出,所有人都愣了,随后杜如晦不敢肯定的了一句:“兴许是那个光头?一个能干出越级指挥,甚至让底层士兵对此都习以为常的人物,干点什么事出来都有可能,臣以为是他的残暴途径让这批人聚在了一起”。
“有道理,这光头是有点别样的能力在身上的......”
在他们聊完军事,李世民话锋一转:“爱卿,你们又是为何读书啊?”
“呃....这”,众人支支吾吾的,不太好明着啊,真要是些来应付,低了惹人笑话,高了又有些假了,而且还有被套牢的风险,毕竟真的没几个人能确确实实的去做到,而幕介绍的这位,是真的做到了啊。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