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腐屋

字:
关灯 护眼
高腐屋 >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 第261章 困难重重

第261章 困难重重

当提到许宁的名字时,那人立刻转头,仔细打量了他一番。

“老杨,这就是我跟你提到的许,许宁。”杨知书向阎伟忠介绍道。

阎伟忠目光一亮,热情地:“许同志,早就听杨总提起过你。

八三工程的技术革新,竟是由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主导,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面对赞誉,许宁谦逊地回应,心中却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

“阎工程师,久闻大名,今日得见,实为荣幸。”

在重生之前,许宁就听过阎伟忠的大名。

曾经在一次严肃的会谈中,对方虽然与许宁握手,但脸上的忧虑并未消散。

阎伟忠担心他一时冲动做出决定,未充分评估未来挑战,尤其考虑到p14发动机本身就存在稳定性问题。

因此,会议结束时,杨知书提议派遣进气道团队和606所的代表前往阎良基地,与正在密集测试的01号和03号原型机团队协作,以获取更多数据。

涡扇6发动机的研发之路同样充满波折,经历了多次启动与暂停,研发目标和地点的频繁变更,最终随同歼9项目一起被搁置。

与之相比,为八三工程配套的涡喷14“昆仑”发动机,则是我国首台完全自主研发并成功装机试飞的航空发动机。

它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动力系统自主产权上的突破,尽管性能平平,但意义重大。

面对如此复杂的挑战,阎伟忠对许宁:

“许,在做决定前,我要先给你打个预防针。”

“涡喷14是我们首次全面尝试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基础薄弱,困难重重,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我希望你能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

杨知书补充道:“动力联合攻关组将在后确定前往阎良的人选,请到那时给出你的最终决定。”

“我记得我们初次在京航会面时,你曾提到流体力学原理和计算仿真技术是相通的,并且你在压气机叶片的研发与制造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

阎伟忠再次提醒许宁,希望他能将这些知识应用于解决当前的难题。

“好的,我会认真考虑的。”许宁慎重地回答。

同时,其他团队正与112工厂紧密合作,力求尽快完成05号原型机的组装工作。

对于像霹雳8或霹雳11这样的导弹发射时对发动机造成的极端工作环境,所有团队都在积极寻求有效的应对策略。

面对这些挑战,所有人都明白,唯有创新思维和不懈努力,才能为我国的航空事业开辟新的道路。

606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限定室友(1v2) 他的视线(西幻1v1) 全网黑后我在军旅综艺杀疯了 万国之国 今天美人师尊哭了吗 完蛋!被困在百合黄游出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