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的努力,这些机型的研发进度会提前很多。
如果因制造问题无法大量生产,那么提前研发的意义就会大大减弱。
“得催促刘教授加快速度……”
为了加速获取理论经验,编纂教材是最直接的方法。
因此,许宁决定要从刘远博那里寻求更多帮助,这让他加快了回办公室的步伐。
许宁还没来得及去找刘远博,就被杜亦熵和两位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在楼道口拦住了。
“许宁同志,您好。”其中一人礼貌地问候,并伸手与他握手。
若非杜亦熵就在身旁且对方用着敬语,这阵仗真让许宁以为自己犯了什么事。
不过,事情的发展却出乎他的意料。
“我们是来颁发您的获奖证书,并邀请您参加颁奖仪式的,请签字确认收到。”
“获奖证书?什么奖?”
许宁一脸疑惑地望向不远处笑得神秘的杜亦熵,心里暗自嘀咕:我怎么不知道自己获奖了?
回想起来,自从接到杜亦熵电话从东莱赶回来已经半个月了,但没人明确告诉他这个所谓的“仪式”究竟是什么。
现在才知道原来是要参加一个颁奖典礼。
重生至今大约一年,尽管他已经获得不少荣誉,尤其是航空工业系统和军队的认可,但需要正式举办典礼的奖励,这还是第二次。
上一次是在庆祝猎蝠行动时,当时也是被丁志恒带到现场才知晓详情。
看来这种惊喜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两名工作人员和杜亦熵没有回答许宁的问题,而是带他去了唐正林的办公室,递给他一个精美的正红色信封。
显然,他们想保留这份惊喜给获奖者本人。
信封上并未标明奖项名称,但在右下角字印有颁发机构的名字——共青团zy和全国青年联合会。
看到这两个名字,许宁的手微微颤抖。
虽然这些组织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太显眼,但在体制内特别是机关和科研单位中,它们的地位不可忽视。
能让这两家联合颁发的奖项,分量可想而知。
许宁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
在90年代,信封没有如今的易撕研发,因此他顺手从唐正林的笔筒中取了一把拆信刀,迅速地划开了信封。
里面静静躺着一本红色封面的证书和一封邀请函。
那本证书上印有共青团标志性的团徽,以及两行闪耀的金色字体:“华夏青年五四奖章证书”。
简短而有力的文字揭示了荣誉的核心:“授予许宁同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