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好莱坞,更是遍地都是。
所以,瑞茜一直不曾在意。
但现在,瑞茜稍稍有些动摇,以安森的聪明才智来看,他应该不屑这样的表面功夫才对,因为这太拙劣也太肤浅。
可是,为什么呢?
顺着瑞茜的视线,安森低头看看自己的吉他,展露一个笑容,“是。为了体验角色。”
瑞茜:……
下巴脱臼。
安森居然承认了?就这样简单地承认了?
这到底是愚蠢无知,还是大智若愚?
一时之间,瑞茜有些分辨不清楚,甚至忘记应该如何开口,脑海里的想法脱口而出,“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用如此粗暴的方法?”
安森注意到瑞茜的“咄咄逼人”,她在试图掌握主动;但这次,安森不准备打断瑞茜。
“简单,可能意味着粗暴;同时也可能意味着直观。”
“在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那时候的音乐设备不齐全也不先进。”“很多时候,歌手们拿着一把吉他就直接登台演出,运气好的话,能够有一个话筒;运气不好的话,话筒和音响可能会成为演出的障碍。”
“所以,歌手们最重要的伙伴,就是自己的吉他。”
“乡村。民谣。摇滚。流行。没有人能够例外。”
安森依旧显得不紧不慢,他和瑞茜两个人站在超市停车场里,沐浴在阳光底下,如同老朋友般闲聊。
偶尔有些身影经过,却连视线也懒得停留片刻,每个人都在忙碌自己的生活,没有时间注意停车场的两个身影。
“在那个年代,用音乐改变人生、用音乐艺术创作、用音乐发出声音的人数不胜数,所以后来才诞生了伍德斯托克。”
“人们相信,自己能够利用音乐改变社会改变世界。”
“所以,怀抱音乐梦想的歌手太多太多;却因为缺少宣传手段,无数梦想只能在冰天雪地里沉睡。”
“他们甚至没有出租屋,只能在不同朋友的屋子里辗转借住,在不同酒吧里兜兜转转,试图寻找演出机会。”
“一旦机会来了,他们就需要随时登场随时演出。”
“而吉他,则是他们唯一的依靠,同时也是求生的工具。”
“不管前往任何地方,只要背着吉他,就意味着机会和希望;但没有的话,即使机会出现也抓不住。”
“你问我为什么随时随地如同傻瓜一般带着吉他招摇过市?”
“因为我试图在2003年找到半个世纪前的感觉,因为我试图理解音乐对他们的人生来说意味着什么,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