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的是和声和配器,不管是佛教的、道教的,还是夷人那边教堂的,都有和声。
和声可以说是和弦吧!内容不算多,从一度到十几度而已,包括大小纯、和谐与不和谐走势。
跟随和声而来的是伴奏,小调大调什么的,加上复调、几部轮唱。
最后是作曲、配器,作曲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配器则是对各种乐器的了解和和声伴奏的理解的展现。
专业学,要学好久,五年打底,不过单独学个简谱,然后利用简谱学乐器就不难。
一个月,笛子、箫、马头琴、二胡、手鼓,想学多精不可能滴,能简单地演奏,没问题。”
朱闻天见里长坚持,那就把话说明白,之前一直教别的有用知识,现在想学乐器了?行!
“哪个最好学?”里长紧张了。
“吹口哨最好学,要音高有音高,要旋律有旋律,还好听。
不过也需要技巧,得控制,很多人乐感不好,是因为没掌握一定规则。
如写诗词一样,格律都懂,越写越闹心,然后……就有不符合格律还好的诗词出现了,神奇不?
音乐怎么说呢!挑一种来讲,四二拍,以四分音节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是一拍强一拍弱。
四三拍,四分音节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强弱弱。
四四则是强弱次强弱,然后还有二几,三几的,六几的,八几的。
只是一个规则,不代表作曲的时候就如此,初学者掌握了这个,才能自由发挥。
先学马头琴?我教一下简单的乐理,了解马头琴的结构和发声方式,以及指头按的部位的声音。
这个会了后,剩下的是熟练工,把乐理学通了,所有的乐器都是熟练工。”
朱闻天不打击人,学,教,练,如此简单。
“好学?”里长动心了。
“好学,不就是马头琴嘛!诶?他们现在随便找一些树胶、蜂胶什么的就行,用来增加摩擦力。
其实松香最好用,给马头琴的弓弦抹上,涩涩的,才容易出声。
琴弦一般采用生丝制造,不过最好的丝是蚕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