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还必须加强边防建设,以应对来自外部的威胁。他陷入了沉思,思考着如何在巩固内部统治的基础上,提升大秦的军事实力,保卫边疆的安宁。
随着对国内局势的逐步稳定和改革的持续推进,北方匈奴的威胁愈发凸显。匈奴人以游牧为生,擅长骑射,其机动性极强,常常在边境地区进行掠夺,使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林宇深知,匈奴问题若不解决,大秦帝国难以实现长治久安。他决定先派遣使者前往匈奴部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和林宇的亲笔书信,踏上了前往匈奴的路途。信中,林宇表达了大秦希望与匈奴和平共处的意愿,提议双方通过贸易往来,实现互利共赢,避免战争给双方带来的损失。
然而,匈奴单于认为大秦此举是示弱的表现,不仅拒绝了林宇的提议,还将使者羞辱一番后驱逐出境。单于野心勃勃,妄图趁大秦帝国内部尚未完全稳定之际,南下掠夺更多的土地和财富。他开始集结部落勇士,准备对大秦边境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边境传来的战报让林宇意识到,和平解决匈奴问题已无可能,必须做好战争准备。他紧急召见朝中将领,商讨应对之策。蒙恬将军挺身而出,道:“陛下,匈奴人恃强凌弱,屡屡侵犯我边境。末将愿率大军北上,给匈奴人一个沉重的教训,保我大秦边疆安宁。”
林宇看着蒙恬,心中对他的忠诚和勇气深感敬佩,但他也深知,与匈奴作战并非易事。匈奴人熟悉草原地形,骑兵作战能力极强,若贸然出兵,可能会陷入被动。林宇沉思片刻后道:“蒙将军,匈奴之患,由来已久,此次出征,务必谨慎。朕命你先加强边境防御工事的建设,同时训练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以应对匈奴的骑兵战术。此外,我们还需了解匈奴的作战特点和行军路线,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蒙恬领命而去,开始在边境地区积极筹备。他组织百姓和士兵加固城墙,修建烽火台,构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同时,他从大秦军队中挑选出一批年轻力壮、骑术精湛的士兵,进行严格的骑兵训练,教授他们匈奴的骑射技巧和作战策略。林宇也在后方全力支持蒙恬,调配粮草、兵器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边境。一场与匈奴的大战,似乎已不可避免,李阳和他的大秦帝国,正严阵以待。
就在蒙恬在边境紧张备战之时,朝堂之上却出现了分歧。对于如何应对匈奴的威胁,大臣们分成了两派。
以蒙恬为首的主战派认为,匈奴屡屡侵犯边境,对大秦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若不给予坚决打击,他们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9页 / 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