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百姓开始对朝廷的救灾能力产生怀疑,担心朝廷无法带领他们度过这场危机。
“朝廷真的能救我们吗?这么多灾难,怕是自顾不暇了。” 一位路韧声地和同伴道。
胡亥深知,民心不稳将会给救灾和重建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他决定采取措施,稳定民心。胡亥亲自撰写诏书,向下百姓表明朝廷救灾的决心。“朕与大秦百姓同甘共苦,定将全力以赴,战胜灾,重建家园。望我大秦子民坚定信心,与朝廷携手共度难关。” 诏书通过驿站迅速传至全国各地。
同时,朝廷组织官员深入灾区,安抚百姓情绪。“乡亲们,陛下时刻关心着大家,朝廷的救援物资马上就到,大家不要害怕,我们一起努力,一定能度过这场灾难。” 官员们在灾区大声地向百姓们喊话。
为了让百姓看到朝廷的行动,胡亥还下令在灾区设立救灾物资发放点,确保物资公平、及时地发放到百姓手郑通过这些措施,百姓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对朝廷的信任也有所恢复。
在大秦国内忙于应对灾之际,一些外部势力开始蠢蠢欲动,对大秦的边境地区进行窥探。北方的匈奴部落,看到大秦因灾而陷入困境,认为有机可乘,便在边境地区集结兵力,不时进行规模的骚扰。
“大秦如今灾不断,自顾不暇,正是我们扩张领土的好时机。” 匈奴的一位首领野心勃勃地道。
他们派出股骑兵,突袭大秦边境的村庄,抢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给边境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边境的守军虽奋力抵抗,但由于部分兵力被调去参与救灾,防守力量相对薄弱。
“报!匈奴又来骚扰,抢走了不少粮食,还打伤了许多百姓。” 边境的士兵匆忙向朝廷奏报。
胡亥听闻后,怒不可遏:“这些匈奴竟敢趁火打劫,传朕旨意,令蒙毅将军即刻抽调精锐部队,加强边境防御,务必击退匈奴,保护百姓安全。”
蒙毅领命后,迅速率领大军赶往边境。他深知此时大秦国内局势艰难,不能与匈奴进行大规模的持久战,必须速战速决。蒙毅仔细观察匈奴的行动规律,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在一次匈奴的大规模骚扰行动中,蒙毅设下埋伏。当匈奴骑兵进入埋伏圈后,秦军突然出击,杀得匈奴措手不及。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匈奴大败而逃。
“哼,我大秦虽遭灾,但也不容你们这些外敌侵犯。” 蒙毅看着逃窜的匈奴,冷冷地道。
然而,胡亥知道,匈奴不会轻易放弃,必须加强边境的长期防御。他下令在边境地区修建更多的堡垒和烽火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