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并非表现的那么和善无辜。
其实到底,还是偏心罢了。
因为偏心,所以偏听偏信。甚至连取证都没有,就直接信任长子。
好在吴王虽然偏心,但还有个度。
至少在他的认知里,自己一直是很公平的,顶多只是对刘贤更看重。
所以当真相摆在他面前时,不管是出于哪种心态,吴王都要公平一些。
例如对刘驹。
吴王看着可怜巴巴的幼子,到底是不忍心了。
尽管知道皇后提出的建议从长远来看,对子孙后代来不利,对吴国不利。
可理智归理智,当他真正面对幼子时,到底是没法做到完全用理智话。
到底是他的孩子,长子口口声声要以后将其撵出吴国。
吴王怎能不给幼子保障?
可无论怎么想,似乎都比不上封地更有保障。
毕竟以后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成为下一任吴王。
想怎么对付其他两人,是再容易不过了。
至于换世子?那更不可能了。
他在长子身上加注的精力太多太多,换世子容易引起吴国内部出岔子。
他不能,也不舍得换世子。
到最后,吴王还是不得不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