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杨五逸很清楚,只要给黎奉仙任何一点机会,他都会卷土重来。
事实上,黎奉仙也的确卷土重来了,他投笔从戎,而后以卓著的军功再一次回到了繁城,并得到了先帝的无比青睐——先帝很少关注那些失败过的人,但是失败过却能凭借一己之力挣扎回他的视野的人,往往又能得到加倍的青睐。
于是黎奉仙再一次踌躇满志,以为终于能够复仇雪恨。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却再一次迎来了急转直下。就在他准备于先帝面前大展宏图之时,先帝却莫名退位,遗诏竟是令太后垂帘听政!
于是,最适合黎奉仙发挥的竞争环境一夜间不复存在,掌控朝堂之人是杨家人,是杨五逸奉之如母的长姐。而那位太后的治国方针则是求稳。
先帝轰轰烈烈整治国家数十年,也的确到了稳字当头的时候,太后的选择没有丝毫欠妥之处,但对于根基尚且不足的黎奉仙而言,这种国策的转变却堪称致命。而雪上加霜的是,那个在文官路上一骑绝尘的杨五逸,居然也在此时弃了文职,转而从军,和黎奉仙构成了最为直接乃至惨烈的竞争关系!
也是在那一刻,黎奉仙彻底确信了自己多年来的猜想——杨五逸是真的在刻意针对打压他。而打压的理由,除了忌惮畏惧,还能是什么?总不能是为了激励他上进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黎奉仙当时的处境已近乎绝望。没有了青睐他的皇帝,他一个缺乏根基的青年将军在繁城本就摇摇欲坠,而他的宿敌却偏偏如跗骨之疽一般贴到了脸上来!但黎奉仙却仍不失斗志,杨五逸越是针对打压,他反而越觉得自己有绝境翻盘的可能。
于是他一方面退出了和杨五逸的直接竞争,另一方面则大胆地选择了去争一个冷僻的东都统领之位,只要事情能成,他就有亡命一搏的机会。而那个亡命之法实在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于一时间竟真的没有人与之相争。
毕竟东都统领一职虽表面光鲜,却几乎没有实际军权,纯粹是繁城的仪仗队。去东都任职,几乎等于提早养老……争夺这个位置,得罪的不过是一些早有养老之意的老东西,黎奉仙并不怎么畏惧。何况以黎奉仙的一贯作风,若真的圆滑处世,不得罪任何人,反而显得奇怪!
但结果却是连这样一条不可思议的邪门歪道,都被杨五逸一眼看破,并早早堵死……再之后,黎奉仙便被踢出繁城,困在桑郡,数十年不得而出,几乎意气沦丧。
但是,即便在黎奉仙当真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对杨五逸这宿敌的憎恨也未有过丝毫的褪色。而这份憎恨,则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