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用于支持汽车零部件的采购、销售、运营和发展。
位于亮马河工业区的第一座供应中心将在供应链系统的管理下,吸收和经营京城以及北部地区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产品,并将产品供给汽车生产厂家。
红星厂同时宣布,红星厂(京城)汽车零部件供应链供应中心正式运营以后,将上线红星厂在售车型的所有零部件,包括动力总成。
也就是说,如果不嫌麻烦,你完全可以在供应中心自选零部件买回家攒一台羚羊出来。
当然了,这是理论状态。
实际上红星厂并不反对将汽车零部件出售给个人,包括全套的零部件。
但是,购买数量太少,也不符合供应中心的运营标准,意思就是买少了不卖。
供应给维修中心的零部件不算,任何车企都能从这里买一批零部件回去组装成汽车销售。
在这个没有知识产权的年代,红星厂此举无疑是将自己的金饭碗丢在了大街上。
很多人都预测,红星厂此举是昏了头,一旦供应中心正式运营,这里的汽车零部件会被那些车企搬空,然后自己加工汽车、摩托车。
到时候大街上跑着各个厂家生产的羚羊、彗星、双子星等等……等等!这是个圈套!
没错,红星厂现在不怕其他车企将零部件买回去组装生产红星厂的产品进行销售。
这里面肯定有利润,但也绝对不多。
为什么?因为红星厂的汽车产品本身销售价格也不高,在没有流水线的情况下跟红星厂比生产成本,这不是开玩笑呢嘛。
再一个,绝对会有车企这么干,尤其是那些前几年建立起来,濒临倒闭的乡镇车企。
没错,你没有听错,往前十年,乡镇的胆子特别大,都敢上马汽车制造厂项目。
打着学习和生存的旗号,绝对会光明正大地生产各种品牌的羚羊汽车、彗星摩托车。
但这正中红星厂的下怀,因为零部件的销售已经赚钱了,全国铺满“红星”汽车不正是供应链和品牌营销的一种策略嘛。
当全国各大城市和乡村的马路上都有羚羊和彗星的身影时,就是红星厂功成名就之日。
供应中心的零部件是现售汽车,这些企业的更新迭代速度绝对跟不上红星厂的汽车换代速度,就连发动机这种核心都没法比。
技术和生产成本双碾压,只会不断地将品牌提升,将供应链推广出去。
这是一招阳谋,干干净净。
不仅“勾引”了那些小车企玩命地给红星厂打工,还拐着弯地挤压了其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