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国字脸,看上去异常严肃,甚至有些不好相处。
一种来自京北部委的“压力”,清晰的展现在脸上。
“周总,我们一路南下,走访了许多‘农神’试点,在正式开始之前,我想先问问您,您认为现在贵司‘农神’的需求是什么。”
周瑞一身正装,右手边是甘媛,右手则是王涛,专门赶来的李主任则坐在稍偏后的位置。
这场约谈很重要,旁边甚至架上了摄像机。
不是说要播电视台,而是涉及国家利益,全过程要留底。
周瑞正色道:“于组长,首先我期望能效仿‘苏、浙’两省的补贴政策,将农机社的购入成本压低,降低新技术推广的难度,另外根据工作亩数的补贴也是如此……”
“另外无人机标准化农业,需要国家地质部门、农业部门、气象部门的配合,实地应用时,也需要各地农业部门引导倡议……”
周瑞问心无愧,一口气提了很多要求。
于洋在面前的本子上记录着一些要点。
“如果效仿苏省、浙省个别地方的方案,每台农神的补贴会高达30万,超过目前市面上所有农机类目补贴额度,我举个例子,贵司年销售1万台农神,国家就要拿出30亿。”
“工作亩数更是如此,一亩地补贴3元,全国耕地面积19亿亩,哪怕只有10%的面积有农神参与,也是57亿元,而且每亩地一年至少有3-8次的工作需求,年复一年。”
“如果完全照搬,一年的补贴额度就是数百亿,甚至每年数百亿,哪怕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数额也极度庞大。”
说到这里,于洋看着周瑞的眼睛。
“最重要的是,市面上没有任何同类品,你们没有竞争对手,这笔钱和直接给到‘开明智能’口袋里,帮你们开拓市场差不多。”
这也是补贴政策的大忌……一家独大。
甚至行政上,也容易滋生很多问题,留下口舌。
如果开明智能虚标价格、虚报亩数、瞒报损坏、捏造销量、修改数据、自产自销……
有太多太多漏洞可以钻了。
可能这也是之前,农业部门没有第一时间插手的原因之一。
一旁的甘媛有些不舒服,老板费心费力,到现在为止整个“农神”都是只亏不赚,被这么说……
周瑞手指轻轻敲击桌面,提示自家秘书注意情绪,至少别表现在脸上。
所谓规则,本就不会让人舒服。
如果今天“海外事业部”的张遥,说为了公司好,要去美国开分公司,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