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榻前,直接与皇帝并坐。
朱见深道:“你看看这里,写得很好啊,说的正是官场中事……你就是做官的,你给评断一下,现实是否也如此呢?”
“陛下……您……”
李孜省没想到,皇帝直接招呼他过去是为了品鉴话本中的内容。
他随即凑过头,却实在难以看出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
前言不搭后语,无法像朱见深那样联系前后文来进行分析点评。
朱见深见李孜省一脸懵逼之色,笑着道:“也是,就看这么一小段就让你评判,是有些难为人。这上面说有人千里做官只为财,断案甚至无须过堂,只是随便找人问问,用一些幕宾的建议来定案。”
“这……”
李孜省听到这儿,顿时觉得张峦胆子贼大,写出的话本像是在抨击大明官场昏暗,地方官为非作歹。
一旁的覃昌见李孜省脸色不太好看,笑着提醒:“陛下,这都是话本中的事,做不得准。”
朱见深点头道:“朕也觉得,这话本中很多故事写得过于儿戏了。说起来,情节是很吸引人,每个人物都活灵活现,但很多事未必是真的。”
李孜省心想,你真是身在高位从不知下面百姓疾苦。
张来瞻这写的都算克制的,要是真把现实中发生的事情录入书中,只会比这更加荒诞不经。
“朕虽知其中有不少情节乃说书编戏,只图让人看了畅快,心生愉悦,但还是从中看到大明市井的风貌,其中那些文人墨客与大户千金的缠绵故事,说起来让人感慨不已……”
李孜省听到这里,又在想张来瞻到底写了些啥?光听《儒林外史》这名字,写的应该是官场中事吧?
结果掺杂进大姑娘小媳妇的桥段,竟能让皇帝如此热衷?
这种夹带私货的方式……真让人意想不到。
李孜省问道:“陛下,不知这话本讲的究竟是什么人什么事?”
朱见深道:“人很多,事也很多,一时间朕都不知该如何总结。有的看过就忘了,却忍不住要看第二次,这可比平时在宫里听戏赏曲儿有趣多了。”
李孜省点头道:“陛下说的是,宫里能排的戏多是老生常谈,曲儿也多是陈词滥调,陛下估计早就腻歪了。”
“是啊。”
朱见深道,“自从万侍走后,朕心中便烦闷不已,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致,却是这话本内容虽有离经叛道之嫌,朕却忍不住总想看下去,带给朕不少启发,有的部分甚至忍不住要往回多看几遍才过瘾……”
李孜省问道:“看一遍都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