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其中不乏某些“狐朋狗友”的亲爹。
这些人听见自家儿子复述了文忠侯小儿子的话,生怕引火烧身,于是给皇帝递折子,主动认错,请求宽大处理。
因此,这些折子就分外地有说服力。
皇帝本就从庞公公口中,得知了京中流言四起的事,正心烦,文忠侯的小儿子就撞上来了。
这下,皇帝还哪管什么青红皂白,先逮着一个出气筒,xiele心头火气要紧。
本来他顾及文忠侯和皇后的颜面,打算小惩大诫,谁想文忠侯竟主动提起这件事。
皇帝心想:这老家伙连儿子都管不好,还跑出去抓什么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再能胡编乱造,也不敢光明正大说,这就是当今圣上和襄王的故事。
但文忠侯小儿子说出口的东西,却是实打实会让人相信的。
而且,若能把说书先生抓住也就罢了,偏生他又失败了。
既然失败,为什么又要说出来给人添堵?
再加上,文忠侯不停地替小儿子辩解,却不肯认错,这让皇帝心里更加不爽。
合着你家可以口无遮拦,胡说八道,把皇家的颜面按在地上摩擦,别人就不能参你了?
皇帝急火攻心之下,引发了旧疾,见过文忠侯之后,便叫了太医。
太医开了方子走后,皇帝对文忠侯小儿子的处罚也下来了。
杖责五十,终身不得入仕。
笑话,这种口无遮拦的货色,让他当官,朝廷还能有好?
这第一条,文忠侯勉强能接受,毕竟只是皮rou之苦,给行刑的官兵贿赂一下,让打轻点也就罢了。
第二条则有如晴天霹雳一般,令整个文忠侯府沉浸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文忠侯这个爵位,由长子承袭。
可文忠侯最疼的,却是这个小儿子。
都说老年得子,会比较偏疼,文忠侯也不能免俗。
如他们这样的人家,倘若孩子不做官的话,真不知道还能有什么别的出路。
而皇帝一下子就把这唯一的出路给断了,这不就等于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