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修修路,一半是为百姓谋福祉,一半也是为他夫人的生意做铺垫。
林雪竹打算在京郊开设琉璃作坊,以降低长途运输带来的损耗和成本。
这样,漂亮的琉璃可以以更加亲民的价格,走进千家万户。
至于制糖作坊,她还是打算放在北境。
这样方便利用草原部落的土地来种植甜菜,而且运糖的成本也比运甜菜的低。
龙椅制造的同时,林雪竹又画了许多设计图,把宫中的家具样式也做了改良。
她的目的只有一个——不让这个宫里有任何废帝废后的痕迹。
她和元修住在里面,就像获得了一个全新的皇宫一样。
这可把工部给忙坏了,但要说他们还敢不敢上书抗议了,自然是不敢的。
所以,襄王妃让干什么,照做就是了。
于是,宫里的家具被一件一件抬出去,新的家具被一件一件搬进来。
而那些旧家具嘛,林雪竹自然也不能当做废柴给烧了。
思来想去,那就建个善堂吧,正好让那些旧家具有个用处。
于是,在京郊又起了一座善堂,专门用于收留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
只是,善堂的规矩,孤儿养到十二岁,就要自谋生路,善堂不会再行救济。
所以,所有入善堂的孤儿,都必须在十二岁以前,学习一项谋生的技能。
当然,善堂也有许多教习师父供大家选择。
喜欢读书的,可以走科举之路。
喜欢手艺的,可以精进成为匠人。
实在什么都不会的,练练武,参军也行。
再不济,锻炼锻炼身体,往后找个力气活干。
总之,善堂不养闲人。
小孩子到了六岁之后,也要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补贴善堂的经费。
林雪竹始终奉行一个道理,帮人可以,不能无限制地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他们谋生的本领,才是她的初衷。
就这样忙忙碌碌半月有余,朝中开始有大臣上奏,称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