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话说得长篇大套的。
林雪竹忍不住扶了扶额。
倒是元修,听得很认真,丝毫也没有不耐烦的神情。
他甚至还鼓励元崇遇道:“那你认为,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向国库借银呢?”
元崇遇回答:”人的需求各有不同,看重的东西也各有不同。儿臣认为,若为享乐,这银子是断不能借的。若有正当理由,便可以借,只是,要有定额,不能想借多少就给多少,且要在借银时便定好还款的期限以及抵押物。而其中,若因生病而借银,又当不同。人命重于一切,只要不是以此为借口骗取银钱,都可酌情处理。甚至朝廷还可以设立一项慰问金,只不过要领取的话,必须由太医诊治证明病情确凿。“
元修觉得元崇遇的回答很好。
这本就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他想考验的,只是儿子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观点,以及是否有一颗仁爱之心。
他认为,仁爱不是无底线的,在规矩和约束之下的仁爱,才是公平的。
不过,元修还是想难为一下元崇遇,于是问道:”倘若一个官员家中极其贫穷,根本没有抵押物,那该如何处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