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徐骁凝视着他许久,最后点了点头。
陵州城内,一百零八次的钟声惊动整个北凉的高层,恰好徐骁六义子这个时间皆在陵州,便是以最快的速度来到大堂,而王府的听潮亭内,军师李义山闻听钟声,也是走出来到了前院。
北凉军中除去硕果仅存的几位老将,中坚力量里最大一股,就是徐骁的六名义子,接下来则是宁峨眉、典雄畜、韦甫诚之流武将幕僚,要么自成一派,要么依附六位义子之一。
这些人自然而然又有各自的小山头阵营,十分盘根交错,不过比起离阳王朝的朝堂,终究还是要干净一些。
除却这些武将、军中的势力,还有一些文官集团,但远远无法和北凉军中的势力比较。
今趟议事,来的最早的自然是徐骁的六义子。
徐骁的六义子,徐信见过袁左宗和齐当国,暗中教训过褚禄山,还与陈芝豹有过较为深入的接触,唯一接触的少的,就是叶熙真、姚简这两个大胆到策划行刺徐凤年的家伙。
叶熙真是儒将,擅长阳谋,运筹帷幄于幕后,与那喜欢旁门阴谋的禄球儿截然相反。
姚简是道门旁支出身,精于觅龙察砂,总随身带着一本被翻烂的《地理青囊经》,没事就喜欢蹲在地上嘴嚼尝泥土。
这两人在看进到堂中见到坐在徐骁右边的徐信,表情虽然都没明显变化,但眼神都是一些不对劲。陈芝豹也是表情平静的看了眼徐信,然后冷着脸站在一旁,保持沉默。
齐当国想说什么,但最后什么都没有说。
袁左宗进来后都是沉默的。
至于褚禄山,一进来就看徐凤年,在观察到柿子摇头后,他也闭嘴。
最后的李义山,远远走来,隔着一段距离停下脚步,似乎也是在等。
“大家都来了,那老夫便说些心里话。这世上极少有人能几十年不变的一帆风顺,起起伏伏才是常态。”
“我徐骁做武将,封异姓王,已是登顶,为文臣,大柱国也是极致。离阳王朝四百年来,屈指可数。”
“功成易,名退难,所以我才去太安城要一个世袭罔替。”
“文臣武将做到我这份上已经足够,要想在进一步,千难万难,北凉一地自保可以,但外敌环绕,难破困局,凉地难出真龙。”
徐骁说完叹息一声,看向了徐信。
“所以,你一退再退。”
“京城白衣案后,你没有起兵打上太安。”
“这一回我杀了赵毅父子,废了广陵王府,和曹长卿都约定好了,做到这份上了,你还准备退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