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接到一个银行朋友的电话,他告诉我,爸今天去他们银行贷款了。”
“贷款?”黎菁迅速抬头。
陆训颔首:“不是一笔小金额。”
“这家银行现在还只是家小银行,是前两年宁城从港城回来的一批人集资建立起来的,当时接待他的贷款经理在上面有点关系,有些目中无人,他在了解过爸带去的资料情况后说了些不好听的话。”
“我爸怎么会需要找小银行贷款”
“几大行的伯伯我们家都认识……”黎菁不敢置信一声。
陆训一些话没有说得直白,但黎菁还是懂了,她心里感到心疼,更难受,她爸当了三十年厂长,最难那几年他都是受人敬重的,竟然沦落到被小银行一个小经理奚落地步。
黎菁攥了攥手指,她看向陆训:“我爸这段时间一直在外面借钱周转纱厂?”
只有能找的人都找过了,没办法了,才会踏进小银行里去找路子。
陆训没瞒她:“他上个月几乎每天都在筹钱。”
“纱厂这么多人,买断工龄的补偿又这么高,不是一笔小数目。”
“厂里的生产设备也需要更新,还有工人工资……”
“还有上面计划统筹给到的棉花有限,他另外找路子购进来的货款。”剩下的话黎菁已经不需要陆训说了,她都想到了。
改开以后,外面市场已经在市场经济,国营单位还在计划经济,再各种票证取消,直接导致思想固化老旧的一些国营厂子面临存亡危机。
从百货大楼销售停滞,到货品积压退回原厂,作为原材料的纱厂也落不着好。
加上生产原料棉花供应的计划限制,直接造成生产产量上不去,上去了也出不去的问题。
“你知道我爸大概在外面贷了多少的债吗?”
比杜长顺更严重的问题出现了,如果黎万山贷款的金额已经到资不抵债的地步,那他就犯了重大原则错误,一旦这个事情爆出来,结果她无法想象。
恐怕为了不牵连到那些伯伯,他会……
不,不至于到这个地步,梦里要不是杜长顺那把火,纱厂应该是向好的,她还隐约听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